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热点面对面——中国创造

(2006-08-04 22:06:07)
   在央视的推荐下,今日在图书馆购买了一本<2006理论热点面对面>。可以肯定的说,每年理论热点面对面所探讨的内容和问题都不太一样,所以才变得格外吸引读者阅读。
    我买了这套年书,每年必买,不途别的,只是自我惰性的表现,平时没有时间去图书馆博览群书,但这本类似编年之书,涵盖的内容却极其丰富,涉及的领域广泛之极。为了花最短的时间了解中央政策,我想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一本绝对通俗易懂的读物。
   在2006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中,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一文感触颇深,作为一个经常游历于海外的中国人,我们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民族品牌在世界上的位置,每当想及此刻,一种强烈的爱国情节油然而生...
   在十一五时期我们中国人如何去理解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这种历史性的车轮驱使着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自主创新的思维”和“正确认识科学的态度”。中央对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战略就是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我国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另外还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这是科技创新软环境的建设,看到此处,喜出望外,文化的创新是形而上的,这种概念层面的东西却能影响我们几代人,中国不却文化底蕴,却的是思路。
   在当今社会,一个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这个企业将被淘汰,而一个国家没有核心竞争力将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其实创新型社会和国家不仅仅表现于科技创新,而软环节的文化创新也是一个国家的社会责任。在势均力敌的世界政坛里,科技和文化的创新与竞争成为了各国政要们共同探讨和关注的焦点,尤其文化创新在整个社会占有举足轻重之地,不可忽视。我们中国拥有一个绝好的机会,那就是即将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亚洲地区第三个承办奥运会的国家,中国显得更加厚重,无论从远古的历史还是当今的人文,都成为世界的焦点和秘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文化事业的工作者,打心底有着迫在眉睫的紧张,有千条万缕之多的思路,但也有不知从何落笔的迷惘。不管怎样,我们应该通过这个令人期待的奥运会把中国的文化进行一次彻底的诠释,把属于全世界的中国文化回归到地平线上,让中国文化再次杨帆四海,重整东方。这一句句看似斩钉截铁的话语,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以创新型的思维展现给世界。“中国创造”远远大于“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其实际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也远远超越于“MEDIA IN CHINA”。
   因为有了过去的“中国制造”,所以今天我们才倍加思索“中国创造”,“中国创造”承载着我们几代人的共同愿望,是一次集中民族主义的回归,也是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
   制造也好,创造也罢,希望勉励所有中国人把创新养成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行为,让行为变成习惯,我们都是中国人,流着同样的血,感受着同样的自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