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教二三事

(2019-03-21 10:51:41)
标签:

云南

支教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2018年下半年,到云南昭通彝良则麦小学支教一个学期,记录一下,留作纪念。

缘起
        
说起我的支教,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只是想换个地方生活一下,体验不同的生活,用自己微薄之力,帮助一下有需要的人。
        
前几年,朋友伊人到云南宁蒗金棉乡的支教,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临近退休,开始关注支教的相关信息,退休后,是一个半月的美加之行,回来没几天,偶然看到旅行义工支教公众号紧急招募支教老师的推送,机会来了!马上下载报名表,却是越填越担心,越纠结,虽然读的是中文系,却不懂拼音,英语发音也不标准,更没有音乐、美术特长,志愿者经历……几乎一无所长,能当个合格的老师吗?会不会误人子弟?纠结中,踏入九月,又看到紧急招募,行动吧,让组织审核好啦!一面,二面,顺利过关,一来二去,九月过了大半,云南彝良则麦小学还缺一名支教老师,我来啦!

支教二三事

出发
   
陪年迈的父母过完中秋,简单收拾行李,925,坐上到贵阳的动车,穿过无数个山洞,经贺州、桂林,1931准点到贵阳北,坐巴士到贵阳火车站,在火车站旁边的派酒店住了一晚。
   
一晚大雨,9.26大早,出门到对面的贵阳站坐车,雨还在下,路上都是积水,踩着水到车站,入站、安检,到了候车室才知道列车晚点,晚点时间未定。
   7
点的火车,一直等到1010,晚点3个多小时才开动,经过小山,进入大山,行驶6个多小时,下午4点半到达云南东北重镇昭通,出火车站右转,就碰到一群拉客的,找了辆多人的彝良车,赶往彝良,和则麦小学王校长联系,他找车接我到学校。
   
昭通到彝良,60公里,中巴车翻山越岭,天快黑了,接我的司机一路的催,差不多2个小时到彝良,下车边走边问,终于找到叫“水厂”的地方,找到等我的老鼠车中巴,7坐中巴继续翻山越岭驶往学校,路边的山越来越险峻,路越来越颠,天越来越暗,到达一片灯光密集的地方,后来知道这里是咪咡村,上下几个人,继续前行,路更颠簸,完全是土路啦,晚上八点多,终于到达则麦小学。
   
老师到厨房煮了碗热腾腾的鸡蛋面给我吃,顿感温暖。我被安排和文老师同住,八床的上下铺,一床睡觉一床放东西,旁边是住校学生宿舍。

支教二三事

云雾缭绕的则麦小学

刚到则麦小学的那一个多月,几乎每天早晨,学校都云雾缭绕,有如梦幻仙境,天天生活在仙境,就麻木了,况且,云雾挡住了阳光,或者干脆变成雨滴,让周围湿漉漉,道路泥泞不堪,就很难爱下去了。
   
则麦小学海拔1600多米,深藏在云、贵、川交界的大山之中,这里与外界连接的,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土公路,下雨时泥泞不堪,有时还会有塌方堵塞道路,既危险又难走,交通闭塞,进出都非常困难,平时只有一辆中巴运营,大部分时间是一天走一趟。学生的上学之路更加艰辛,来自11个自然村的孩子,很多都要要翻山越岭上学,有的学生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下雨天,学生穿水鞋上学,裤腿、身上经常溅满泥巴。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则麦小学属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荞山镇田坝村,负责附近良子、湾子头、落水、碉上、水井、沟口、岩 脚、阴山、杉林、伍家坟等11个村民小组,近500户村民孩子的小学教育。有学前班和小学1-6年级7个教学班,在校生153人,其中寄宿学生80人。

       201297,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则麦小学雪上加霜,破旧的校舍严重受损 ,学校不得不搬进帐篷上课。
   
阳光终于照进这所山村小学,在政府、教育局、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则麦小学新建了教学楼、 食堂、师生宿舍,2016年搬进新校舍,并陆续配置多媒体、太阳能、净水系统等,学校的基本生活设施和教学环境逐步改善。
  我算是幸运的,来的时候住进新宿舍楼,生活设施基本齐备。
支教二三事
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像过节一样,老师学生都到操场活动晒太阳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支教二三事

山里的熊孩子
      我到得太晚,学校开学都差不多一个月啦,另外2位支教老师早到了,剩下六年级和一年级,我就选一年级数学啦,六年级要升学,不敢误人子弟。
      26
号晚上到,27号上午,听朱老师上一年级语文的课,很有经验,孩子很听话很可爱的样子。下午就到我上场啦,哈,多媒体不会用,只好用传统的黑板,好在一年级数学,容易应付些。边教边学,感谢朱老师准备好一年级数学所需的课件、教案、测试、练习资料。
第一天没有严格要求,到了第二、三天,发现孩子上课纪律差了,上课聊天、玩东西……,重申上课纪律,反反复复,怎么样都达不到朱老师的水平,特别是抢着回答问题时,太积极了,说了n次,还是的喊。后来和另外两个支教老师交流,情况类似,和当地老师比,亲和力强,纪律差些。
      
孩子尽管调皮,却很积极干活,扫地,搞卫生,端菜抢着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非常可爱。

支教二三事
朱老师分饭
支教二三事
我的熊孩子们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一年级有25个学生,从6岁到9岁,大的都是女孩,可能住得远,可能重男轻女被忽视,还有个多动症的女孩,爱打人,影响同学上课,别的家长投诉,读了3年学前班,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年却读一年级了,也许义务教育总要完成,也许今年的家长温和一些,不过,却害苦了我,上课骚扰周围同学,打伤同学,影响上课……,唉!
   全班25个孩子,有15个是留守儿童,爸妈都外出打工,留她们和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也许太忙,对他们照料不足,孩子的手都是黑乎乎,脏脏的,有的长冻疮长疹子都不理,有时很冷也没加衣服……,喝的是水龙头出来的生水,肚子疼是常事。但孩子们是快乐的,上学也是开心的,一下课,都是孩子欢乐的笑声。

支教二三事
下雪玩得更开心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吕娇长冻疮了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聪明的丁乐、王洁,调皮又聪明的王永恒、卿皇杰熙、陇航、常国韩、常开龙,乖巧的常国嘉、安福英、吕娇、卿柔,可爱的李高琦、李高月、文洪,还有像小家长一样的康林星,陇平薇、王成凤……你们的名字都印在我的心里。
   
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都挺聪明的,一讲就明白,但是鱼的记忆,很快就忘了,要反复再反复。另外就是很多字一会,无法了解题目,开始很难,到学期末,就好多了。山里的孩子,心散,注意力分散,大概有三分之一吧,上课开小差,不做作业,成绩差,真不知城里孩子整齐划一的成绩是怎么教出来的,应该出发前去学习下。
   
全校有学前班、一到六年级共七个班,除了学前班和四年级3-40人外,都是20-30左右一个班,由于每个班学生少,按师生人数比配备的老师就不足,全校七个班连校长只有6个公办老师,我们来时还请了3个代课老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加上我们3个支教老师,他们就可以轻松些了。

支教二三事

    
学生一到三年级走读为主,住得比较远的才住校。4-6年级全部上晚自习,以住校为主。住校生早上630起床,7点早读(自习)740吃早餐,8点全校早读,9-1130上午3节课,中午免费供应午餐,下午130-5点上4节课。晚餐和活动1小时,晚上6-9点晚自习,高年级老师还是蛮辛苦的。一年级下午上3节课,下午4点放学。哈,还是教一年级比较轻松。
   
全校都只教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和科学,其它什么英语、体育、美术、音乐都不上,说是没老师,我觉得最主要是不统考!据说全镇都不教英语,什么素质教育,在这里行不通,因为期末统考,因为统考成绩排名关系到老师的金钱奖罚。
   
学校的设施,因为有热心人士,特别是前支教老师曹晓峰的长期关心和支持,加上政府对西部、对教育的大力支持,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的教育设施日益完备,每个课室都配有多媒体,有学校广播、图书室、蓝球场、乒乓球桌……,这个学期,镇教育办又送来8台办公电脑,和一批体育器材如新蓝球架和床垫,新复印机等。习惯别人送吧,一些教学常用的东西,自己不想买,如教学用具,尺子、钟表、图形等。
支教二三事
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支教二三事

寂静周末
    周末是最难熬的日子,本地老师各回各家,学校就剩下我们3个支教老师,没有学生的学校空旷寂寥,特别是刚到那一段时间,一个多月没有晴的时候,只有学校门前和村里1-200的水泥路面可以走一走,旁边都是稀泥巴,下不了脚。天天坐在学校看云观山,真是山中修炼。
   
吃也是个大问题,学生放假,厨房阿姨回家,我们要自己弄吃的,学着用厨房的电炉,周末很多时候菜吃完了,蛋炒饭、下面是吃得最多的,好在孙老师是个大厨,有时会想办法留些肉菜到周末加餐,弄个麻辣火锅,炖个土豆排骨,捞个饼什么的,改善下生活。

支教二三事
用得最多的电炉
支教二三事

  为什么不出去玩呢?因为这里交通太不方便了!路烂,车少,平时一天可能只有一趟,
如果遇到赶场(就是赶集,农历一、四、七)会好些,有些村民会去下面的咪咡村赶集买卖东西,一天会有两三趟车,有个周日刚好是赶场的日子,我去凑热闹,坐车到咪咡,吃了碗混沌,好满足啊,买了一堆吃的,拿了几个快递包裹,满载而归,不过回来也在路边等了好久的车。

支教二三事
赶集,吃碗云吞,美滋滋的
支教二三事

    
我就赶了一次场,以后就老老实实呆学校了,偶然和赵老师孙老师去村里走走,到学生家看看。11月下旬开始,雨停下来了,路面干啦,我们活动的范围扩大了,沿土公路往上爬,可以走很远,有一次和孙老师想去传说中的水库看看,走了好远,边走边问,路越走越窄,有点害怕,掉头往回走,这是我们走得最远的一次了。总的来说,290老师都不怎么喜欢徒步,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四处走走,但不敢走远。
支教二三事
就像这棵孤独的树,一个人的周末徒步

支教二三事
走了N次的道路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村里最美的房子,屋外是泥泞的路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水电看上去都有了,学校的水,据说是从很远水库接过来的,没有经过处理,美的滤水机成了标配,一周多一点,就能沉淀出几层泥浆,滤芯就别想换了,我每个周末的工作之一就是清洗饮水机,冲洗干净沉淀下来的黄泥,自我感觉好一点。
   
电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偶然会停大半天,半夜总会来,只有一次停了三天,从周四停到周六深夜,害惨了我们几个,没吃没喝的,每顿到门口士多买泡面,讨水喝,人家有煤炉,家里还有柴火,学校呢,可能学校免费用电,煮吃的全靠电,饮水机更少不了电,唉,好在熬到周六深夜,电终于来了。进入12月,天气变冷,晚上接近零度,还下过2场雪,我们都买了电热毯和暖宝宝,寒冷的夜,电忠实的守护着我们!

支教二三事
陪伴着我半年的电暖炉,可以保暖、烤玉米烤土豆……
支教二三事
停电了,只能烧柴做饭
支教二三事
下雪天,水管都冻住了,连水都没有啦
支教二三事
学校有太阳能热水器,有太阳的时候,会有热水用用,但连学生近百人才一点热水,想洗个澡就很难,只能盼望周末出太阳。没有太阳时,太阳能热水器成了摆设。

杀猪饭
   
11月中旬,雨水止住了脚步,空气变得干燥,吃杀猪饭的序幕拉开了。
   
记得第一次吃杀猪饭是因为停电,饭堂做不了饭,学生全部回家,老师都到做饭的阿莲家吃杀猪饭。
   
我们到的早,女人们还在厨房忙碌,男人们三伍成群的聊着天,附近孩子都来看热闹,我们班的李高月、李高琦、王洁都是这一族的,陇航也住在附近。都在看热闹等吃饭。
原来,这里每到年底,猪养肥了,春节将近,气候干燥,家家都杀年猪,请远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杀猪饭。猪肠和猪心留下来敬神,猪肝猪腰猪血猪肉炆炒炖炸做汤,整出一桌丰盛的杀猪饭,让亲朋戚友饱吃一顿,拉家常、叙友情。
   
剩下来的猪肉腊起来,吃个一年半载,谁让这交通不便,买菜难呢。据说,家里没养猪的,就买一头来杀,今晚大概8元一斤,有的人家,一杀就是两头,豪气!
从阿莲家开始,进入一个蹭杀猪饭的季节,也是春节前最为喜气的时节。吃了好多家杀猪饭,厨房的小艳家,校工常师傅家,学生家……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则麦小学,一段难忘的日子。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孩子们,老师爱你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昭通&宜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