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电影2.0--不疯狂亦有趣(转)

(2008-01-14 20:02:05)
标签:

大电影2.0

经典台词

恶搞

娱乐

分类: 放松放松
                文/宋子文
 
原本以为《大电影2.0》是在延续去年前作的疯狂恶搞势头,但看过之后,还颇为出忽所有人的意料。这被称为是姊妹篇的两部电影不但故事没有半点关联,甚至连风格也相差甚远。阿甘没有再拿国际、国内大导演们的所谓经典开涮,反而是以轻松的冷幽默幽了自己一默。说该片是“一个导演的诞生”应该更合适一些,它象个万花筒一样把一个纯粹的电影爱好者的乌托邦理想拆开,以黑色的现实遭遇将其粉碎再践踏、践踏再塑起。调子一反疯狂与恶作,而走起了轻喜剧路线,虽说开心,但也难以遮掩故事背后的点点忧郁。

迫于生存压力,逐渐步入中年危机的男主人公开始拣起爷爷自解放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董摄影机。拍什么?拍《性爱指南》。不对,这个不和谐的名儿是老板起的,准确地说应该是《新婚指南》才对。郭涛以饱满的热情怂恿来李灿森与姚晨,让他们拿出了职业AV演员一般的献身精神在镜头前现身说法。当然,这一切过程都受限于金钱的厚薄,也受限于周遭那并不安稳的生存环境。

潜规则事件来的突然,却意外成了郭涛的救命稻草。一个业余的DV票友突然在媒体的连番炒作下成了“圈中某名导”。一时间,全城轰动,街知巷闻。一个高尚的理想主义者突然在一夜之间被颠覆成无耻之徒,丢尽了颜面之后,却引来投资商的青睐丢给他大笔的钞票鼓励他去拍片。这很黑色,“人贱则无敌”的生存逻辑被戏剧性地放大,成为一个导演投身伟大的电影艺术事业的前提筹码。想来这不仅是对导演这个职业概念的黑色嘲讽,同样也是对中国电影这个大概念做了一个颇有趣味性的嘲讽。

《大电影2.0》不搞大片,却搞起了娱乐圈。什么潜规则、炒作、艺术电影、演员的献身精神、选秀等等曾占据媒体头条的大事件,都被不留情面地拉下了水做了一番炮轰。谢娜扮演的那个一心想做演员成名的四川妹子很是抢眼,出镜虽短,但风头却盖过了身为陕西小保姆的姚晨。在她试镜时,那番声情并貌的恶作剧所引发的全场哄笑颇耐人寻味,我们不仅想起了曾被媒体大肆翻炒的张X,同时也联想起了早已消声灭迹的饶X。

有嘲讽、有颠覆、有思索,这些被巧妙串联起的娱乐桥段已经远远超越了前作那种为搞而搞的范畴,而真正变得趣味横生起来。如果说《大电影1》尚有浓重的网络化拼接的嫌疑的话,那这个《大电影2.0》则更象是个完整的电影,开始强调除娱乐效应之外的故事因素。阿甘在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寻求着进步与突破,他没有坐拥着所谓的成功经验原地踏步,也没有以旧有的思维逻辑去将自己重复经营。

说完了优点,那也不能回避影片所曝露的缺陷。影片的故事虽说清晰、完整,但以一部电影的整体衡量来讲还略显单薄了些,很多地方都较为松散,节奏拉伸的痕迹也过于浓重。同时,也有很多人指出影片的笑点与冲突也不够充分,很多时候都未能使刚刚被烘托起来的喜剧效应得到更好的延续。不过依我看,这些质疑倒是对阿甘的一种难为,喜剧爆点一多了起来,影片的故事基因势必会分割得支离破碎,沦为与去年《大电影1》一样的桥段拼盘。那时侯,不仅故事的整体性会遭到破坏,同时也会伤害到电影表述的完整。

总的来说,全片的质地尚优秀,虽说不上是精致有加、无懈可击,却也是亮点多多。假若是年终岁末,不想在《投名状》或《集结号》的悲剧故事里有伤心情的话,那不妨就借《大电影2.0》来调调味。相信你会获取很多乐趣,也会在一通疯笑过后找到一份小小的感动。

大电影2.0经典台词
 
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将感情引向思想(爱森思坦)



我只是一个小丑,电影就是我的马戏团。(费里尼)



你看你这个身材、气质,一看就是身材好的那种人,不然,你咋个能当导演呢?



这个人拍的东西,狗屎我都要。



你又来了,做导演?你都这个岁数了 ,还这么不务正业。



我就破瓶子破摔了,我就当导演了!



搞艺术的人被艺术给搞了...



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史努比!



演员的身体不是属于自己自己的,而是属于导演的。



导演,你看我的表现怎么样?

客气一点说,狗屎,稀的。



咱终于有文化了 ...

导演是文化他爸爸,但文化不是导演搞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