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6月4日我与史雅丝合影于泉州友谊宾馆421室,由皮特拍摄。

2023年5月22日我设宴欢迎林榕山博士和他的小儿子林文涛

2024年5月21日欢迎林榕山博士和德国籍妻子克劳蒂雅

2025年6月6日欢迎定居德国的林榕山博士和女儿林文芳

2025年6月10日欢迎定居德国的林榕山博士和长子林文通
2013年11月5日,我在我的实名博客贴出回忆文章《想起德国友人》:
“想起德国友人,想起的是德国科隆的友人皮特和史雅丝。我们偶然相识于
1992年6月初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地点在闽南侨乡泉州。其时西德——联邦德国和东德——民主德国刚刚统一不久。……
1992年6月这一天,我从福州乘坐大巴到石狮市采访,当年要在泉州转车。中午,我在泉州下车时,看见一同下车的有一男一女两位“洋人”。可怜两位年轻的“洋人”下车伊始便陷入众多三轮车夫的包围之中,在强拉硬扯中,我听见车夫对坐上一辆三轮车要去华侨大厦的“洋人”开口索要车资50元,而华侨大厦就在前方不到一百米处,充其量5元车资足够了。这明摆着是狠宰“洋人”嘛。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有宰客、欺生的毛病,对自己的同胞也不手软,何况是对人生地不熟的外国人?但怎么说这也是十分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我动了恻隐之心,主动上前对车夫说这是我陪同的外国客人,说着话我用简单的英语让两位“洋人”下车跟我走——由我带他们去华侨大厦。不明就里的两位“洋人”赶忙下车乖乖地跟我走——知道我是在帮助他俩。我告诉他俩华侨大厦就在不远处,无需乘坐“高价车”。两位“洋人”用比我好不到哪里去的英语千恩万谢——我才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是一对德国恋人。于是,头顶毒辣辣的闽南夏季大太阳,我把这对恋人并不顺利地安顿妥当,然后汗流浃背地一人转车赶往27公里外的石狮市。”
1992年6月20日,就在我由于日夜奔波、在外采访,已经差不多忘记泉州之行相识的德国友人皮特和史雅丝时,他俩从遥远的德国科隆寄来了中英文夹杂的感谢信,信中附上我和他俩在泉州友谊宾馆的合影。我赶忙又给两位邂逅泉州的德国友人回信,欢迎再来中国做客。
2023年5 月 19 日,
好友林榕发(福建中医药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定居德国的弟弟林榕山博士,携与德国人的妻子克劳蒂雅生的混血儿林文涛(1998年出生小儿子)回福州探亲,6 月 9
日返回德国,我于5月22日设宴欢迎林榕山博士和小儿子林文涛父子,因此认识了新的德国友人。林文涛曾经留学北京大学,专攻汉语,因此会说流利的中国话。
2024年5月21日,1959年出生的林榕山博士携1963年出生的妻子克劳蒂雅又回福州探亲,林榕发教授邀请外甥女陈曼英与丈夫刘忠、儿子刘弈诚,还有我等聚餐,大家合影留念。道地德国人的克劳蒂雅会说简单的中国话。
2025年6月6日,林榕发教授的学生朱羽联在文儒坊九号设宴欢迎定居德国的林榕山博士携混血儿林文芳(2000年出生女儿)回福州探亲,我因此又认识了一个德国友人。身高1.87米的林文芳文静、善良——不杀生不吃荤,也会说中国话。6月10日,林文芳的大哥林文通(1996年出生长子)也从德国再次到福州探望大伯林榕发。我再添一个德国友人。林文通同样会说简单的中国话。
这样,短短两年时间,我新认识了四位德国友人,加上33年前认识的皮特和史雅丝,我这一生一共认识了六位德国友人,何其幸哉!
2025、6、20-7、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