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访米脂县

(2023-12-07 10:27:04)
标签:

情感

陕北

榆林

米脂

重返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又访米脂县

    2023年9月25日上午,我冒雨到西安西稍门民航车站,赶上9点20分发车的大巴,前往西安咸阳机场。通常45分钟可达,由于下雨,路堵,延至一个小时才到达T2楼。飞往陕北榆林小机场的航班才在T2楼登机。绝大多数航班都在T3楼登机。

    11点55分起飞的天津航空公司G7623次航班,载上陕西作家杨争光、马治权、狄马和我等前往陕北榆林机场。不想航班延至12点15分才在雨中升空——西安很少下雨,一下雨就影响方方面面。福州一年有两百多天下雨,似乎对出行影响不大——习以为常了。

    好像是为了弥补延迟起飞的过失,原定13点25分到达榆林机场的,结果G7623次航班提前在13点10分就落地了。回忆起来,这是我生平第二次乘民航客机飞抵陕北榆林机场,再坐车到70公里外的米脂县。以往都是从西安乘坐火车卧铺,睡一觉到达米脂火车站。我同时回忆起,由于飞行时间短,一个小时就到达,故而这趟航班从不提供午餐。

    好在米脂籍作家王建领(笔名王六)在机场迎接我们。王六著作等身,以《陕北回眸》丛书著称,尤以120万字的《陕北方言成语3000条》遐迩闻名——我就是因此记住了他。这次重逢,我有新发现,王六还是最不会摆谱的官员——曾任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长,陕西省档案局局长,现任陕西省人大社建委主任。大家都知道,多数官员爱摆谱,端架子,做派厌恶,敬而远之。个子敦实的王六却一如朴实的陕北汉子,鞍前马后安排我们就近在机场餐馆午餐——一点不像正厅级官员。这是我最认可的——我立马要了一碗陕西人爱吃的饸饹!杨争光和马治权亦然,只有一头鬈毛的狄马吃的是羊杂碎——仿佛唯独他才算正宗陕北人。

    此行的作家中:原陕西省政协《各界》总编马治权,是米脂县人,六岁离开老家随父母到延安市甘泉县生活。现任陕西省政协《各界》总编狄马,是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人。加上王六,三人都是正宗的陕北人。不同的是狄马、王六唱陕北民歌是一把好手,马治权略逊一筹。人们都说:

    “陕北人把时间酿成酒,把苦乐唱成歌,把生活打理成艺术,生产生活充满了仪式感。”

    反正陕北人会唱歌、能唱歌是举世公认的。在西安,但凡有狄马的饭局,没有不让他唱陕北民歌能放他过身的。此行只有杨争光和我不是陕北人。但是作为西安市郊乾县人,杨争光的秦腔唱得好,饭局上一样抢手。只有我这个南蛮子,能说不会唱。饭局上被逼无奈,只好瞎唱几句福州民歌《一粒橄榄丢过溪》蒙混过关。

    午餐毕,我们离开扩大规模、装修一新、墙上画满陕北民风装饰画的榆林机场。早年榆林机场局促狭小,俨然长途汽车站,走进机场就能闻见厕所的尿臊味。我们驱车前往米脂县城。我与马治权一部车,一个半小时安抵,米脂县政协副主席、作家毕华勇已在等候。老朋友八年不见,格外亲切,我也算八年后重返米脂县。作家们马不停蹄,由王六、毕华勇陪同前往距县城15公里外的“姜氏庄园”参观。继而前往距县城5公里外的“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分别集体合影留念。

 

2023、12、5-1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