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生活感悟谈天说地 |
我这人对生活是不讲究的,尤其对穿戴不太肯用心思,更反对男人在穿着打扮上浪费太多时间。每当我看见有的男性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再打上发蜡、喷上摩丝——一个大背头溜光铮亮——屎克郎爬上去都得跌一大跟斗,当下在心底是要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的。和我一样,好像从那个艰难岁月、“瓜菜代”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多数是如此。不过,对穿戴不讲究,不等于我就成天邋里邋遢。不,我这人不讲究穿戴,尤其不讲究名牌,可比较讲究卫生。我素来讨厌浑身油垢、脏兮兮不讲卫生的男人;如果是邋遢的女人,那就更是恶心,连眼珠子都懒得转过去的。
如今我重返高校、走上讲台,更加注重卫生;平日里对穿着打扮也开始稍加注意。对这,我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记得35年前,我在福州一中上高一时,教我们的物理X老师——恕我不讲出名字,平时教书教得非常好,为人也很和蔼可亲。有一次下午的物理课,X老师带着午休后未褪的睡意,踩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开初,因为他站在讲台上,有讲台遮住,同学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后来他开始板书公式,板书完X老师一转身,洞开的“天安门”豁然映入全班同学的眼帘!X老师自己却浑然不觉,还在讲台上很自得地走来走去——这时,X老师里面睡裤的带子拖出来了,悬在“天安门”外像钟摆一样甩来甩去,那样子真是尴尬极了。可是,尽管我们男生都感到非常难堪,女生们更是不好意思——许多女生都把头低下去、甚至埋到了桌面上臂肘里——却没有一个同学敢于提醒X老师,怕他会更难堪。就这样,X老师的“钟摆”在“天安门”外晃荡了整整45分钟,直到下课而不自知。这件事对我的印象真是太深刻了。
平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没少见有些不清楚的男性经常“天安门”洞开还昂首阔步、摆出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有些不清楚的女性更糟糕——裤子外侧的拉链忘记拉上——或者干脆就是大夏天穿的裙子的后拉链没有拉上,内衣内裤甚至是雪白肌肤“昭然若揭”,同样在大街上风摆柳一样走得是风情万种、婀娜多姿,却毫不自知自己正在丢乖献丑。但这种尴尬都还好说,毕竟走在大街上谁认识谁啊?而站在讲台上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为人师表的人,自己都不注意仪容仪表,又如何教育好你的学生?
说起来,我虽然平时不注重穿戴,更反对追求名牌服装。我总觉得讲究打扮那是女性的事,女性打扮那是天经地义的。而男性过分注重这些,多少有玩物丧志之嫌。可这并不等于说我成天就穿得像叫花子一样。不,我不但没有穿得像叫花子一样,我还拥有几件真正的世界名牌服装——它们却都不是我自己买的,而是亲戚朋友送的——我又却之不恭收下的。我说过了,我个人绝对不会花这种冤枉钱去买名牌装派头的。当然,它们事后也几乎就算是我自己买的——因为我总是用各种方式回报回礼过了。
我生平拥有的第一件名牌服装,是十多年前,我的童年好伙伴C送给我的。他赴英国留学后来定居加拿大,如今已经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了。当年他从国外被母校请回来讲学,我们时隔整整十年重逢,自然是欣喜万分。临别他送了我一件“皮尔·卡丹”牌的细碎格子衬衫当作重逢纪念——说是特意在香港转机时为我购买的。同时送我的还有两件加拿大生产的纯棉汗衫——一件是雪白颜色胸前印有一行鲜红的英文加拿大字样“Canada”;另外一件是浅红颜色胸前印有三片火红的枫叶。两件汗衫质量都非常优良。无论你穿了多少年、洗过多少次,都不褪色、不变形。很遗憾,雪白的那件“Canada”汗衫一次在我出差晾在宾馆阳台上忘记收回丢失了——我发现,但凡我住在有阳台的宾馆房间,除非我不洗晒衣服,否则十有八九我总要忘记收回而“大方”留下我的换洗衣服存作纪念。而要我不洗澡不换洗衣服绝对是不可能的。所以,各地宾馆的阳台是我的衣服——尤其是内衣内裤的最大“收藏家”。
至于“皮尔·卡丹”,万幸至今还在我的手中拥有。这件标价28美元(当年约值280元人民币,当年的人民币含金量颇高)的世界名牌衬衫确实对得起它的名牌称号,我一穿就是十几年——除了领口因为常年搓洗略微起毛,几乎还是完好无损。如果是国内衬衫,它的“尸体”恐怕都烟消云散了。至于国产——特别是乡镇企业生产的那些粗制滥造、地摊价格的汗衫,它们是不是能够把当年的夏天穿下来都是一个问题。所以,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我还有一件“花花公子”衬衫,是雪白颜色的。它是2003年6月“非典”结束,我从北京鲁迅文学院主编班应邀回到江苏泰州故乡讲学,姜堰老家我众多同辈兄弟姐妹中的一个表妹——她是我已经去世多年的四姑妈的女儿,临别送了我这件美国名牌“花花公子”衬衫——如今由81岁的休·海夫纳在1953年创办的《花花公子》杂志,发行量高达500多万份——并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花花公子”商业帝国——自1993年在中国设立第一家服装鞋帽专卖店以来,现在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已经拥有300多家专卖店。这件“花花公子”衬衫和“皮尔·卡丹”一样,如果不翻看领子里的商标,你也许看不出它们出身名门。但是——但是如果你一旦穿在身上,立刻就明显感觉它与普通衬衫——大路货的根本不同。如果硬要用一句话形容哪里不同?那就是穿在身上哪里哪里都感到熨帖——特别是领口、袖口、胳肢窝和下摆——任何收口与转角的地方都如行云流水、毫无阻碍、仿佛和每一寸皮肤都“百年好合”。而且,只要是内行人,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名牌的与众不同——因为只要我一穿上“花花公子”衬衫或“皮尔·卡丹”,他们——特别是女性中有人就会说:
“哦,你今天终于穿了一件好料啊。”“唔,这身‘行头’不错!”如果再配上一条笔挺的西裤,扎上我个人最好的一条德国名牌“B0SS”皮带。我的朋友们就会故作夸张的表情大声嚷道:
“我的天,我们的‘出土文物’今天焕然一新。不过,‘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确实,我平时的穿戴在同学朋友中总是显得有点落伍,有点古板,乃至有点“正统”。我是素来不赶时髦的——并且对不学无术爱赶时髦的男士嗤之以鼻。所以,偶尔穿得讲究一点,注重仪表一点,立刻会让人感觉到我的外表的变化。看来,更多的时候,我是一个一层不变的“套中人”。对此,我有自己恪守不变的观点:
人类社会对物质的发明与创造好比一匹千里马,永远跑在人类的前头;而人类追求物质的速度好比骑着自行车追赶千里马,永远是追不上的——也就是真正的时髦永远是赶不上的。恰恰,一个人对于物质的需求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把过多的时间、心思和精力花在无谓的无止境的物质追求上,那么他对人类的创造和贡献就会大大降低。就好比,本来你有几双鞋穿就足够了,你不干,没完没了买上无数双最新款式的鞋子堆积在鞋柜里,每到出门面对众多鞋子你就发愁——今天我到底穿哪双?这不是既拖累了自己还浪费了时间?这与拥有越多衣服的女子越觉得自己没有衣服穿是同样一个道理。
还是那句话,我认为男性不可在穿着打扮上太费心思。穿着打扮是女性的专利——也得适可而止。但是男性一定要注意整洁卫生,这一点不能比女性落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