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翻开一些文字的东西,大家好像一直许多时间都在谈论“80后”。我本人也应算是“70后”,感觉和所谓的“80后”也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应该被生活过滤掉的东西基本上也过滤掉了,剩下的大都是一些无论哪个年代均是共有的东西,比如:玩;喝酒;女人;莫名的感动;偶尔的冷漠等等之类的。
我儿子1996年出生,照他们算来。称得上是“90后”了。除了体育、音乐、美术这些课程外,不愿意上任何的“主课”,热衷于网络游戏,喜欢和同学出去聚会、打球或者随便玩什么东西。
他这个年龄似乎对女孩子还没什么太多的兴趣,漂不漂亮对于他来说更是略显遥远的事情。间或谈到女同学时,只是用肥不肥啊,脾气好不好啊,一笑而过,不留下什么印象。
他会拥有一些品质:无论怎样,无论何时,总是会找到一些非常的快乐。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很普通的东西,对他就可以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和乐趣。在尽力去理解他的时候,我也会渐渐感知越来越多的快乐。有时候就想,其实不是我在教什么,是他一直教我。我称不上是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暂时的朋友,能否把这个友谊保持尽可能长的时间,也许不在他如何如何,而在于我有怎样的悟性和努力去跟上他前行的步伐。我不愿意被他淘汰掉,虽然这是生活和生命的规律。
前几日,小学毕业的儿子要我去参加家长会,by the way ! 对“家长会”这样的称呼我是非常反感的,我不是什么人的家长,只是儿子的一个普通朋友而已,就这样的普通朋友还要获得他的认可才可以。
老师拿出一些很沙比的东西要填写,且不说这个可笑的事情。倒是最后一项“对孩子的期望”是我应该要填写的,当然,从理论上讲,期不期望也没什么意思,他也没什么义务非得按我的想法做什么。但依然还是不加思索地写下了如下文字:
期望孩子可以拥有自信、快乐、向上的性格。遇到困难可以自主解决。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和他人互相理解。对生命充满敬畏,愿意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人。可以很好地理解生命、生活的意义,通过诚实劳动获得应有的财富和幸福。
回家后,又他娘的觉得写多了,其实一句话就足够:做独特、独立、自由的自己!
更其实这样最好,什么都不写,空白的纸留下来。他的未来,自己会写,让我操什么扯淡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