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014-02-25 18:47:06)
标签:

365

分类: 语数教学设计

1、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真六个生字“雾,薄,换,笋,探,蚕”;会写七个生字,掌握“厂字旁”和“里字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微微、新衣、竹笋、蚕豆、探出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问题学习“(什么时候),什么(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

3、继续学习在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语。

4、发挥想象尝试仿写课文。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丽景色。

2、能根据问题学习“(什么时候),什么(从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

教学难点

1、理解“轻轻细细、瓢飘洒洒”等词语的意思。

2、读好儿化音:柳条儿、桃花儿、草儿。

教具准备: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欣赏歌曲设疑入题)

1、你喜欢春天吗?一年之中有四个季节,三四五月是春天。再过些日子,春天就要来了。到那时,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一切会变得十分美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诗歌。

1、师扮演小燕子边唱"小燕子"歌曲边做动作。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呀?你们知道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呢?

2、学生交流。

3、是啊!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可是春天到底在那里呢让我们到下面的录像里去找一找吧。

2、出示课题(板书:春天在哪里?)齐读.

3、“春天在哪里”是一篇“读短文学词句”的课文。它要求我们多读课文,要读得熟、读得好;还要注意学习字词,学习句子。

4、“春天在哪里”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后面可加什么标点符号?

5、练读,注意语调往上扬。

6、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出现四次,都表示提问,句末语调都要上扬。不过,在课题中,并没有标点,也不表示提问,就不必把语调往上扬。(再读课题)

二、范读,了解大意

  1、  2、谁能告诉大家春天在哪里呀?(师把桃花发到谁手里就由谁讲)

1、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把说春天在哪里的句子划出来。

听课文录音后,学生回答。板书:枝头 草地 竹林 田野

2、看插图,理解词语“枝头草地竹林田野”

3、学说话:春天在枝头,在草地,在竹林,在田野里。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田野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自己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不加字漏字。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自学生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边评议边正音。

3、自读课文

四、读短文,理解词句

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田野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女生读。思考:春天的枝头是怎样的?哪两行诗回答了这个问题?

出示: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2、“柳条儿跳舞”是什么意思?动作演示柳条来回摆动,好象在跳舞。)

3、朗读指导,语气中有欢快的感觉。

4、“桃花儿脸红”是什么意思?桃花开出粉红色的花朵,像涨红了脸。)

5、表情朗读。

6、柳条儿为什么会跳舞?桃花儿为什么会脸红?(春天的风微微吹动)

7、理解“微微”(动作)

8、春天的风轻轻的,暖暖的,非常柔和,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摩着我们的脸。

9、小结:这节主要说了春天的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是用一问一答两句话写的。我们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读。

(二)学习第二、三节课文。

春天在草地上和竹林里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按“读读课文,找找句子,理解词句”意思的顺序来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几行诗告诉我们春天的草地和竹林是怎样的?

男女分别读草地和竹林的内容

2、看插图,理解“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春天来了,小草重新长出嫩叶,像刚睡过一觉刚刚醒来,换上了绿色的新衣。)

3、师述:理解“轻轻薄薄”雾是由小水滴组成的。这些小水滴很轻很轻,很细很细,漂浮在空中,形成了雾

4、指导朗读,注意声音稍轻。

6、句式训练:竹笋探出头来

(5、指导动作演示,理解“探出头”。探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钻露长))

竹笋从哪里探出头来?(从地下)

什么时候,竹笋从哪里探出头来?(春天)

小草也是从地下长出来的,用这个句式怎么说?

用小草和竹笋合起来,一起说行吗?

读句:一阵春雨过后,小草和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五、展示交流

1、用问答的形式朗读第二三节课文。

2、表演课本剧

六、小结:让我们来做春天的使者,把春天的气息带进教室,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写字,掌握字形

学习“厂字旁”和“里字旁”,分析“微”

八、、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

2. 生字扩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读文,知道了本文中的春天来到了哪里,并认真体会了春天的美。同时,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尝试仿写课文。训练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春天的枝头、草原、竹林是怎么样的?

(学生用背诵的形式复述春天的枝头、草原、竹林的样子)。

2、句式训练。(课后练习3)

二、根据自学提纲,学习课文

1、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色?让我们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第四节。

2、教学“暖”理解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3、朗读体会。

4、配上动作,朗读全文。

5、春天里,柳条儿、桃花儿、小草儿,许许多多的景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自然现象同春天的自然现象有很大的关系。书上怎么写春天的自然现象?读有关的四句话。

6、读句:春天来了,威风轻轻地吹着,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

7、(体验感悟、加深认识)

  1、生活中的这个春天让人感到温暖,感到快乐。来,快让我们画画这朵春天里最美的花。

  2、学生描画,画出心中最美丽的花朵。

  3、把花朵送给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或最好的朋友,说出送花原因并会使用礼貌用语。

三、展示交流

四、写字:指导:暖  

五、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完成课后练习2

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春天还在哪里?(小河里、树林中)那里怎么样?

板书:

1、春天在哪里

枝头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草地 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竹林 竹笋探出头来

田野 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教学反思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了春天的美,通过读文,用自己的手画出了春天的美丽。深刻理解了春天的美丽。

 

2、笋芽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从害怕到勇敢的生长过程。

3、教育学生不怕困难, 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笋芽儿生长过程,感受笋芽儿的勇敢。

教学难点:体会笋芽儿生长过程,感受笋芽儿的勇敢。[ [

教学准备

插图、小黑板;实物:笋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

师:(出示实物)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后说)(投影插图)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

二、根据自学提纲,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

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和翘舌音的字;

4、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4、(指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3、笋芽儿在﹍﹍季节生长。它受到了﹍﹍、﹍﹍和﹍﹍的鼓励,长出来了,看到了一个﹍﹍的世间。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1)第一、二、三、四自然段要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

“谁当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低声的。”/ 点拨:笋芽儿现在在哪儿啊?

(个别读演——男女分段读)

(2)第五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

“雷公公怎么呼唤笋芽儿的,谁来试试?”(引导进入情境用粗重的嗓音呼唤)

点拨:笋芽儿怎么做?

(3)最后两个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长成竹子的欣喜。

自读,试试怎么读好?(读出笋芽儿纷纷钻出地面的意境。)——指名先说想怎么读再试读。

(轮读、齐读两个自然段)

3、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四、展示交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读课文。

2、表演课文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读文,能够较好的掌握文中出现的新字、生词。并根据自学提示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并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了春雨姑娘的轻柔,雷公公的粗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挡住、呼唤、悄悄地、沉睡、挤到、笋芽儿、顶不动

二、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生词认读,并组词、造句。

2、重点指导: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三、检测反馈。

1、老师示范引路。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

2、学生实践。学生个人或小组模仿老师的示例按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对韵脚及句式不作要求。

3、作品展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如,集体朗诵、歌唱等。

(4、朗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作业:

采蜜本:摘抄课文、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并熟读成诵。

板书:                           

春姑娘 笋芽儿 

雷公公 

竹妈妈 竹子 看 美丽、明亮的世界

教学反思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按照例文进行写话练习。

 3、有趣的作业

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同学们交的作业,交流自己的看法。

4、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的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教学重点

懂得春天来到的特征和怎样爱护春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春天到了,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很多)

(2)今天,我们来完成一项特别的作业,板书“有趣”。

(3)有趣的作业是什么?板书:找春天
(4)自由读一读课文,找找什么是有趣的作业。

(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

5)出示:"王老师微笑着说:……带到教室里来。"
  a:师问:"明天到哪里去找春天?"
  b:把什么带到教室里来?
  c:到哪里去找呢?把什么带回来呢?
  d:这就是王老师交给小朋友的一项作业。
 (6)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天的特点。

二、 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二人小组交流学习。

3、找出读音有困难的字进行针对性教学。

4、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鼻音“嫩”;平舌音“桑”;翘舌音“释”、“摘”、“罩”;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出示幻灯片,打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1)嗬!小朋友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

(2)小丽解释说:“昨天,我看到一语玉兰花开了,本想摘一朵。。。。。。”

(3)盒盖是一层玻璃纸。

2、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2、认清字形,讲讲识字的方法。

例:形近字识字法:昨 (作)--(日)+( 亻 ) 昨(昨天)

  。。。。。。

3、师在讲清字形注意点后,范写生字。

4、生书写。

五、自由读全文。

六、作业:抄写生字。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示,完成读书的任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学习,学习的效果较以前明显。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听写词语:昨日、上课、突然、教室

2、 讲一讲大家的作业有哪些?

二、根据自学提纲,学习课文

1、对王老师交给的有趣作业,他们完成得怎么样?
(1)他们找到了哪些代表春天的东西。同学们是怎样把这些东西带到校园里的?(读第二节)
(2)出示“课桌上……”一句,训练朗读长句说话
朗读长句,不读破句,个别读后,评价,再齐读。学校里……个别读句,说意思
(3)让大家仿着用“有……有……还有……”说几个词。

(4)读背三至五自然段。

生:这几段写小丽交的作业是一幅画。

师:画能代表春天吗?大家读读原因。

读后问学生:大家看到小丽会说些什么?

师“这么乖的孩子,大家想用什么语气读?(赞扬、欣赏、夸奖)

(5)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学生:这几段写小龙交的作业是一只美丽的蝴蝶。

师:大家想像一下,这只蝴蝶可爱吗?

师:那小龙做得对吗?

出示图片,师讲解昆虫传花粉的作用。

(6)读第九段。

如果你是老师,最喜欢谁的作业,说说理由。
读最后一段,想:这一段讲老师夸奖学生找到了春天。

师:春天多美啊!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7)齐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展示交流

大家也来找找,什么能代表春天,说一说。

用上“有……有……还有……”说句子。

四、作业:朗读课文。

板书:                           野花

桑叶

春天 小草 美 

画玉兰花

蝴蝶

教学反思;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有……有……还有……” 造句,语句丰富、流畅。对文章的朗读还欠缺感情。

 

 4、古诗两首

                       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

(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根据自学提纲,自学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1)小组同学互读古诗,并且将本课的生字进行学习。(字音、组词、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

(2)学生小组检查生字。

(3)小组内同学按照古诗的韵律读诗。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小组汇报,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重点读“咏、妆、绦”三个字。

(3)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4.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展示交流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3、研究春天的景色还有什么特点,写一写,画一画。


教学反思: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读古诗的方法,能够做到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想象得很美,并通过读书,看图,理解诗句的大致含义。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小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小组合作,试读诗歌。

四人一小组,请小组长安排好读的顺序,其他组员听一听,评一评节奏与音准。

4.指明试读,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池、惜、阴、晴、柔、露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1)带拼音读

读准翘舌音“池”,前鼻音“阴”,后鼻音“晴”,边音“露”。

(2)去拼音读

谁能像老师一样带领大家准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

(3)游戏:找朋友

老师把写有生字的卡片发给小朋友。

如:师:“阴”字在哪里?快来和我做朋友。

    生:“阴”字在这里,我来和你做朋友。

5.学生自由读诗。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6.全班齐读。

三、根据自学提纲,体会诗意

 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1)播放多媒体课件:  

泉水悄然从泉眼里流出,浓密的树阴倒映在清清的池水里,嫩绿

的小荷叶露出尖尖的小角,一群群蜻蜓飞来立在它的上头。

(2)小朋友们,读读诗,想想画面。

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用笔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读,合作学习说说诗意。

四人一小组,把不理解的词讨论讨论,把诗的大意轮流说一说。

 3.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4.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图片。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展示交流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检测反馈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时,能够认真观察图画,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的意思。并能够结合图画,说出诗句的含义。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比进一步学习拼音与汉字。

2、 通过看图说话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读、背积累语言。

4、 通过动手实践认识家乡美。

5、 在读、比、说、背、做中提高语文素养。

重难点、关键

1、 看图说话。

2、 举办“我爱家乡”展示会。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习多音字

1、 出示多音字:弹奏、炮弹

2、 辨认、朗读。

3、 学习文中的其它多音字。

4、 出示练习加强巩固。

lè( zhãng jué( )

乐      长       

yuè( cháng jiào(  )

5、学生例举自己学过的多音字,并组词。例如:重、当、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音字说句子。

二、 学习相同的汉字在不同的词语中的不同含义。

1、 出示汉字卡片读一读:方、张

2、 学生根据相同的汉字进行组词。前方、方队、方法。张口、开张、张望

3、 小组讨论不同词语中同一个字的含义,讲讲不同点

4、学生进行汇报。

5、用不同的词语意思说句子。

4、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字的例子吗?练习组词、造句。

三、 作业:抄写多音字

教学反思:学生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的含义把握不是很准确,说句子的时候也不是应用的很正确,这个需要平时进行字的含义的训练。

  

 

 

第二课时

一、 出示诗歌《爷爷的日子》的挂图

1、看图讲图意。

2、读诗《爷爷的日子》。

3、解答学生的疑难。

4、自由读诗,小组比读。

二、积累词汇

1、出示词汇。

2、朗读词汇。

3、自己找几个类似的词汇。

三、作业

朗读诗歌。

教学反思:学生读文比较流畅,但是理解的不是很到位。

  第三课时

一、 出示大家的图片、资料。

二、 议一议该用什么资料。

三、 出示一幅大致的版图做示范。

四、 各小组自由布置。

五、 写一写,画一画,剪一剪。

六、 写下自己家乡的话。

七、 作业:写完爱家乡的话

教学反思:孩子在进行语言组织时,能三言两语的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介绍,但是组织成文章有一些难度。个别学生的对事物的观察缺少细心,对家乡的知识了解的过少,以至于无话可说。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