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林忆莲 《RUN》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http://wx2/large/4a51fd89gy1fcfl1agz79j20j60sre81.jpg逆战歌手太抢戏了" TITLE="歌手_03:
前面的主歌很感性,但是发声点太散了,太费气息,导致很多尾音想处理转音但是力不从心,只剩下无助的手势在空中挥舞,附带地拉动声线抖了两抖,但无法把散掉的声线重新集中到一起,听上去柔情有余力度不足,充满了苍老感。再加上副歌出来以后,高音的发声通道高位置不同,头蔷共鸣堵死,上面的泛音彻底丧失,导致声线毫无光泽,修音也救不出来,0乘以任何系数依旧是0,这是唱法的问题,林忆莲老了。
结尾飚的海豚音也很不错,很稳,整体唱的效果,依旧比一般歌手厉害很多,但说实话已经没有当年堪称天后那辉煌的光环了。
光良《请不要在别人的肩上哭泣》
http://wx4/large/4a51fd89gy1fcfl1wbp28j20j60sr7wh.jpg逆战歌手太抢戏了" TITLE="歌手_03:
这场比较放得开,高音处理得很果断,而且一点都不让人担心,十分稳当;最后的处理思路也有所突破,可惜真假音转换让人出戏——这是衡量技巧用的好不好的一个衡量标准。虽然如此,从精神上是值得赞许。光良在编曲上真的花哨不多,不过歌的本身都演绎得很好听。虽然不适合竞赛,但是确实耐听,这样也很不错。
谭晶《欲水》
女汉子就不能唱《欲水》吗?
http://wx4/large/4a51fd89gy1fcfl0zxbjvj20j60srhdt.jpg逆战歌手太抢戏了" TITLE="歌手_03:
上期的点评说过谭晶老师的困境在于技术很强,歌曲精神上打造不足,好比结构工程大师,什么跨度的桥、什么高度的楼都敢干,但是怎么设计得有人情味不太清楚。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先借力,去找那些遗珠之作,作品本身很高质量的话,就像化妆和整容,底子好,改动一般都能出彩。这首《欲水》就是这一思路下的成果,歌曲的走势仿佛”之“字形山路,来回来回来来回回,高低高低高高低低,把听众的耳朵撩得不要不要的,然后谭晶老师再加大马力,从气声唱法砸到belting混声喊叫,一下子就有新的味道了。谁说《欲水》一定是那种病怏怏的林黛玉式的演绎方法呢?女汉子就不能唱《欲水》吗?
至于有没有美感见仁见智了,我个人觉得挺震撼的。
迪马希《The Show Must Go On》
后劲还是不错的
http://wx1/large/4a51fd89gy1fcfklgdkfuj20j60srhdt.jpg逆战歌手太抢戏了" TITLE="歌手_03:
这场的咬字混声技术就高度来讲,飚得很不错,听起来像真声的混声飚这么高还是蛮难的。而且他还能兼容更高的音域,最后歌曲点缀两三个海豚音,场子肯定就燃爆了,这样的现场还是很不错的,炫技比较高级。这就是比只会鸟叫的选手技术更强的地方:鸟叫原唱vitas、中国的一些前”鸟叫模仿爱好者王栎鑫、马海生 这批人之所以止步于鸟叫,是因为混声不行,没有真正打通全音域的歌曲表演可用音域,中间有断层(其中马海生相对技术最好,还是有很不错的混声的,但是超高音区没打通海豚音;vitas共鸣音色比迪马希更好,所以音域不如迪马希,但是牺牲音域换音色更值得。
迪马希强在能做强混声并且无痕过渡到海豚音(这首歌刚开头不久出现了一次杀鸡叫,感觉他太急功近利了,等不及想炫技)。不过讲真,这种技巧兼容的广度能发挥好的话,就和第一场一样会让人一直惊艳。第一场的时候我点评他说未来偏爱技巧的听众有耳福了,说的就是这类歌曲。
另外,英文咬字走型非常严重,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外国人的情况下而唱错另一门外语,早就被中国听众大面积喷死了。他如果唱这个高度的中文咬字,估计”哈萨克斯坦阿宝"的名号很快会传遍大街小巷。
袁娅维《蒙娜丽莎的眼泪》
略显紧张,但诚意十足
http://wx4/large/4a51fd89gy1fcfkr2mz6wj20j60srb29.jpg逆战歌手太抢戏了" TITLE="歌手_03:
《蒙娜丽莎的眼泪》减少了以往歌声传奇那个节目上的版本中最后的三段式攀升高音的部分,失去了一些惊喜感,其他发挥没有什么失误,但是感觉她这场演出很紧张,前段主歌气也不如以前长了,断句了好几次,有点不像我了解的她的正常水平,不知为何这么拘束。但是横向比较还是比较精彩的演出。
最后飚的海豚音是哨音类型,和vitas那个不太一样(迪马希也会哨音),可能有的听众会以为大家都受迪马希刺激纷纷飚海豚音了,其实不是的,这个技巧安排在几年前的版本里就有了。本身能飚出混声高音和海豚音,就是很多高手的标配,并不罕见。
期待Tia在复活赛杀回来,并且加强心理素质的锤炼,比如可以向赵雷学习大将之风。
萧敬腾《百年孤寂》
毁歌不倦
http://wx2/large/4a51fd89gy1fcfkwoy8b0j20j60ccajq.jpg逆战歌手太抢戏了" TITLE="歌手_03:
如果说王菲的版本是从天使的角度俯瞰人间,那么萧敬腾和狮子合唱团就是从魔鬼的角度侵蚀大地(鬼叫)。开场即用漱口水技术唱水喉似乎已经成了小萧的最爱。这也许是他想达到的“先声夺人”吧。但也许是在宣告歌曲的立意就和原唱完全相反。整首歌原曲有一种灵动感,是因为王菲用空灵的声带轻机能加上大量转音和滑音。而萧敬腾的发声方式现在很僵硬,一个音冲出去现在都难以转弯,不过老司机当年是开法拉利的,技术比较花哨,乐感还在,但拖泥带水的感觉又很强,感觉是一辆拖拉机做漂移的动作。动不动再彪个不加颤音修饰处理的高音,毫无美感,听起来像突然叫C似的(所以能平时经常练习这种发声的人高音更高),我就纳闷了,小萧同学你混声练声技巧不该这样直接拿来歌曲里用啊?
最后还出现了类似信乐团的偏假强混声,感觉萧同学牺牲音色换音域,可能是受了迪马希的刺激,觉得这个舞台不彪高音不行了。何时品味差到这个地步,让人叹息。记得我是歌手以前杨宗纬来的时候我和朋友分析说萧敬腾肯定不用来,人气旺的歌手不需要上这个舞台。但是这几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萧同学应该自己反省一下
杜丽莎
高级走心演绎
http://wx1/large/4a51fd89gy1fcfkqpu03zj20j60tpqoq.jpg逆战歌手太抢戏了" TITLE="歌手_03:
这种西洋民谣其实和国内现在流行的民谣不是一回事,这种Volk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而国内从老狼高晓松开始流行一种小清新的所谓的“校园民谣”,基本都不好好唱歌,口腔都不正经地打开,追求那种逼格很高的创作感——歌必须是自己写的,然后随便怎么唱都有最终解释权。其实国际上的民谣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比如这首处理上就非常有难度。
尾音的处理非常丰富,有的长音小颤音,有的短音直接收,主要的音色是带着气声的偏胸声一点的混声,性感而又不油腻,属于从大量技巧中锤炼出的音色,抛去了花哨的招式,但是随着情感的推进随时可以爆发出强悍的威力。她有很多不明显但确凿有力的技巧控制,不是那种肤浅的直接堆砌,都体现在第二层的深度,放在最外面最表面的,就是情感。情感包裹住技巧以后,声音再丢出去。
张杰
蜜汁尴尬
http://wx3/large/4a51fd89gy1fcfkkrmdcqj20j60sr7wh.jpg逆战歌手太抢戏了" TITLE="歌手_03:
前面唱的挺好,很诚恳,很亲切的邻家少年,但唱完第一段“很奇怪我爱你”之后,唱法就逐渐变得微妙起来,不过还可以,只是加了一点哭腔而已,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高音很不错啊,算是一首有高音的白开水作品吧,不功不过中规中矩的。
但后面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rap一出现,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顿时被雷得风中凌乱。有一种撒狗血的感觉在蔓延,这让人绝望,我本人已经窒息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此刻连在场的歌手都尴尬不已,比如狮子合唱团:
而且戏还没结束,回到休息室的张杰很放得开,好像升官后的村干部荣归故里和父老乡亲们问好一样
赵雷 《成都》
http://wx4/large/4a51fd89gy1fcfkrg4th5j20j60sr7wh.jpg逆战歌手太抢戏了" TITLE="歌手_03:
声线上的技术是比较特殊的,很清晰的点小(犀利感) 漏气音色(性感),就出来一个很复合的效果,这两种技术能兼容也很不容易,据我所知很多练成这个技术的歌手都是曾经一度嗓子唱劈以后又重新修炼好,然后很多会练成这个效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另外他咬字不追求刻意的字正腔圆,保持了随意感。这样听起来很接地气,比较亲切。亲切本身就是民谣的一个追求点。
总体来说,是白开水作品加上比较有滋味的声线演绎出的作品,歌手让人有新鲜感,太不出名容易让人以为是隐士高人.....赵雷的一大过人之处在于荣辱不惊,对内心的锤炼看来是非常到位的。歌艺一般但是底气足发挥稳定,这也是一种实力。
本场我心中的排名是:
杜丽莎 谭晶 袁娅维 光良
迪马希 赵雷
萧敬腾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