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第三期点评:过犹不及,论好演员的自我修养

(2015-08-09 04:46:07)
标签:

杂谈

好声音这种竞演现场演唱,其实是一出浓缩在3、4分钟内的独角戏。歌手就是演员,所有的呼吸,发声,节拍,都是演技。演技是必须要具备一些的,但是不可过火。这本来是常识,但是在第四季第三期好声音这场里,比较集中的出现了很多调味过多的问题。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能掌握能发挥的技术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于是很多人都像暴发户一样乱来。越来越像马戏团的演出。





1.      张楠

抒情唱法加上高速破音扯嗓的嘶吼技术,有亮点,但是技术不太稳定。

 

孙燕姿的咬字和唱法是这一代8090后女生经常模仿的对象,但她可能太紧张了,前面普通的唱法部分尾音就狂抖,靠修音修回来勉强可以听。后面的又是汪峰梁博那种高速破音嘶吼,感觉这个技术这几年有点火啊~~~作为第一个在中国互联网系统性阐述这个唱法的人,我感觉到有机会可以进一步分析一下。张楠的一些高速破音用力过度,声音飘了,但是胜在唬人,这个技术还是很难控制的,作为女生不容易。

 

2  张姝

长相是女版卓义峰(卓义峰不是很出名,之前来过好声音,唱张雨生的我期待)

 

最近男生不像男生唱,女生都不像女生唱似乎才体现厉害,这位张姝也玩嘶吼。她用的嘶吼不是高速破音流派的,而是在稳定的混声close中音的基础上加上小舌音和其他通道颤动做出来的。所以是不会有破音的类似听感,是很顺畅的。苏见信有用过。

 

从改编的角度又是偏布鲁斯 摇滚,跨界越来越吃香。只是我很遗憾觉得张姝的撕裂用的过多,惊艳之后太长久就难听了。点缀的技术用来当饭吃,不是很理想。

 

 

3.张磊

 

发声点高级漏气音色,做出立体声双通道

 

哈林的点评亮了..点评到点上了.民谣经常被诟病的就是不体现发声唱功(或者说回避对发声的体现)。在我是歌手上,李健用实际行动证明,民谣也是可以玩高级发声唱功的,那些回避的是因为没有把心力放在发声的挖掘上。但这个其实也不宜提倡,因为分心玩音色了,那么感情语感就很容易折扣,逼格和技术,不能两全啊

 

从这个选手的表现上,我可以点出他的声线上特色在于立体声双声道的漏气点音色,这个是很值钱的。类似林俊杰。声带发声的动作本身就造了第二个点来安全的漏气.并且塑造了可以放大这个音色的共鸣通道。这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是一个完整的发声——通道的配合。

仔细听,第一段拥你是唯一没有立体声的发音.. 

从民谣的路线和他的唱功来说,这是一个内外兼修的男人。而且他本身很有才华,和妻子很相爱,得到家庭的支持,他更多的精力全部放在了对音乐的热爱上。这个人很了不起。 

Btw,他也是离开东北的人……..

 

4 王飞雪

 

典型的音乐人婚姻啊

 一看台下弹吉他的丈夫出现,我就想到了龚琳娜和老锣,黄绮珊和前夫涂惠源,还有很多国外的著名女高音和自己的指挥家、演奏家丈夫(我记老外名字比较弱)。这种婚姻往往是女高音和音乐人的结合,音乐版本的女性负责貌美如花(声音高亢华丽)、男人负责挣钱养家(苦逼的写歌弹伴奏)。这种合作伙伴式的婚姻模板屡见不鲜。

 

再看看王飞雪的样子,脸上毫无女性的害羞表情。笑容肌肉没有一丝婉约。立刻马上瞬间几乎可以完全判定,这是一个唱摇滚高音的女子。脑袋的画面中飞过一行弹幕:华丽的嘶吼,沧桑的高亢.然后事实证明了我的猜想。 

她说自己不是职业的,我不是很相信,这个婚姻结合,而且这种唱了酒吧很久的闭合发声痕迹,一唱歌就马上露出来了。除了一处开头的小不稳定。整体拖长音都太酒吧,很明显油了。 

当然她唱的是很投入,选导师选了男老师,也是老江湖比较稳妥的选择。

 

5 王帝

装嫩,其实是超高手啊 

《别找我麻烦》也是我经常推荐别人的歌曲。这首歌蔡健雅写的非常好。我也听过N个人的演绎,但是王帝超乎了我的想象。弱声和怒音很自如。而且听他唱歌真的很快乐的事情。

 也许和武术世家的体术基因。这个声带肌肉控制和节奏感,都太棒了。

 而且他是反过来点评导师的第二个人。之前一个是第二季的孟楠。说明肚子里有货有思考的学员,确实和普通参赛的纯歌手是不太一样的。

 

6 柳畅源

 讲话都是rap节奏,我琢磨以为是个高手。我了个大草。唱的是什么玩意。

 

改编了啥,换了歌词,还六国语言,根本听不清楚的,六国语言有什么意义?还不是念毛巾?我就说那个德语发音,基本都是错的。倒也不是非要念清楚就好,而是这个改编毫无意义。特别是为了支持这么快的咬字,他用的是憋一口气并且很损伤的咬字方法,到后面撑不住就连环破音了。居然转身了,太让人失望了。节奏感是不错,但我相信比他节奏感好的是,仅仅是这样还不算唱歌,他应该好好去打鼓。

 那英也得了健忘症(似乎经常犯,最近记不得张惠春),居然说是好声音第一个纯饶舌的…(不出名的学员们都好苦逼啊,完全被遗忘了)

 

7蒲悦 

16岁。没转身暴露的是选人机制有问题

 

也是立体声,磁性漏气发声点。唱歌在这个年纪是很不错的。我觉得好声音的选择标准,各种精神分裂。又要现场高水平的,但又不能太油,要年轻的,又嫌没有历练,玩不出花样。

 所以什么样的选手才是好声音导演组和导师组心中理想的呢?有颜值的,年轻的,有唱功的又不太油的,又有特点让人记得住的。这太难了,选出来以后还不见得会被好好包装,中途还有可能被各种黑幕中途淘汰。我觉得这样选人选下去,好的一个都出不来。

 

很可惜

 

8 江源东

中西音乐异曲同工,深刻研究就会有回报

 这个类型的人让我想起第一季的权振东,不但名字有同一个字,人的类型也相似。他们相似在哪里呢?我也说不好。从面部表情和舞台的爆发力的反差,我感觉这两个人都是极度闷骚的类型。而且好专研,挖的很深。

 这个中国风是个假幌子,因为中国风是最近几年才去被流行音乐吸收的,更多的底蕴在R&B里面。我们的民族文化其实要被解构后,被现代音乐重新填补,才能被新一代年轻人所接受。但有意思的事情也是,我们戏曲以前的转音,和现在R&B是很相似的。在好声音之前的王洪迪也是具备把R&B和中国风结合的人,其实他原本是研究欧美唱法的。这个中西文化的巧合是很值得研究的事情。 

江源东也开始点评几位导师了。好声音这几个人谈话非常有内容的选手,都是蛮有实力的。

  

9马吟吟

 

那英确实是不太懂音乐,连“自由式”的爵士都说出来了,爵士本身就是即兴的意思,怎么会有自由式的爵士呢??扯回来说选手,正如汪峰点评的那样,把自己的特点发挥了出来,其实关键是把中文的语感融进去了。华语乐坛,王若琳做这个比较牛逼,马吟吟这个现场也不错。很多唱爵士的人,其实只是模仿老外在唱,英文歌好像很屌,一唱中文就原形毕露,完全没有律动和语感。

 

选择哈林我觉得和她大胆离家,离开母亲的声乐权威,是同样的思维逻辑下的。哈林的离经叛道,没有限制,爱玩的特点,希望能给马吟吟好的帮助。

 

10.黄霄雲

 炫技稍微太多了点

 前面声音是很靠后的。一般只练流行乐的女生不会这样,这个发声是夹带了美声等正统训练的结果。时代在进步,就算硬是教美声,9000后也不喜欢唱那些教科书歌曲了。这样拿来唱流行歌曲也是可以的,有天后的潜力,但是妹子现在还是太爱炫技,尾音暴露很多就很沉重诡异的哭腔转假音。 

总体来说听的很累。炫技成功的获得了转身,以后注意收敛些会比较好。能力是超过常人的,但是炫技的渴望也超过常人。 




本期的发声口味总体是偏重的,各种撕裂音、高音、嘶吼、哭腔。最惊艳的是王帝和江源东。他们俩没有把技术玩过头。演唱技术,现在不是大家没有,而是变成过剩的阶段,知道怎么用,用的度,就更重要了。少就是多,这句现代主义的话,在音乐里也可以多体会一下。一个概念,做到位,不是看数量,而是看影响力。综合的结果。不要追求技术有多少用多少,所有的技术,最后要为音乐作品的想法和目标服务。脱离了歌曲的主旨,那么唱功和耍杂技毫无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