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永远是学生

标签:
枚庸随感杂谈学生毕业 |
分类: 日记随笔 |

我始终以为,九月是属于学生的月份。
新学期,意味着人生的成长与进阶。这个九月,女儿呵呵小学二年级了,汐汐正式读幼儿园。而我,省委党校应急管理专业研究生也进入最后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这段不短也不长的学习经历。
利用周末两天时间,闭关写论文《为基层减负背景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路径探索》。真可谓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于苦熬出将近两万七千字的粗陋成果,也算是给自己个交代。
说来也惭愧,本来早应该完成的任务。其实上半年,就已草拟完提纲、准备些素材、作出点思考,打算正式着手,却由于自己的松懈和慵懒,导致一拖再拖,不得已“临时抱佛脚”。
在完成论文,开始写“致谢”部分时,忽然心生触动,时间过得真快,原本以为两年并不短,没成想如此转瞬即逝。犹记得两年前那个九月,在首次面授后,我不禁发出“近不惑的年纪,还能再做一回学生,实在是件值得珍惜的事情”的感慨。
张雪峰曾在某个视频里说过,“学习是你这辈子遇到最简单的事情!”他的观点是,没有社会背景的孩子,真的很难,万事都难,但是学习是可以不靠关系、人情,自己努力就可以得到结果。
自打走出大学校门、进入工作职场,这些年经历太多艰难而不堪回首的过往,的确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无比怀念学生时代的天真、纯粹与无畏,那时无需考虑太多,只要顾好学习这件事就足矣。
教师节前夕,与大学母校的团委书记见了个面,回忆起难忘的青春岁月。我想能作为学生,是幸福的。正如节日当天,自己向老师们表达感谢时说的。每当学生在无知时、迷惘间、困惑中,总有他们,给我们传授知识、点明方向、给予支持。
所以说,过了三十五岁的年纪,还能在每个月,有那么四天,暂且抛开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再次以“学生”的身份,重回课堂听讲、思考、交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当然,自己必须承认,这两年的时光并没有真正好好珍惜。毕竟不再是那个当初的孩子,受制于工作或者家庭的关系,有太多事情得去关注和处理,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不过回头想想,至少有了个机会,能跟着这些个博士、专家、教授们,让我更加系统地学习应急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客观角度和全新维度的认知。
有幸的是,其间围绕危化产业安全生产、防汛、城市重点场所安全治理、基层应急管理等方面,开展过几次专题调研,也写过几篇对策研究报告,得到省领导批示或收录策论专辑。
很庆幸,在自己四十岁以前,离开校门十几年后,还能再次当了一回学生。只可惜两年半的时间太匆匆,如今已完成毕业论文,即将进入审核程序,年底就要答辩,又得失去“学生”这个身份。
好在短暂的学习过程中,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本以为熟悉的领域,自己仍存在太多的短板弱项。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子也说过,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我想能够自知不足,正是学习的目的,也是最大的成效。
换句话说,真正的“学生”身份,从来不是人生的标签,更像是生活的态度。那就让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永远保持“学生”的心态和姿态,去求知、去探索,我想终会是有成长、有收获的。
写于2025年9月15日午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