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汛刚开始,你是否准备好?

(2019-03-04 12:38:52)
标签:

枚庸

杂谈

分类: 日记随笔
防汛刚开始,你是否准备好?

这是我干防汛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最早启动24小时应急值班的年份。到省应急管理厅工作的第20天,已经值三个夜班了。

相比之前的三年,至少提前了一个多月。很多人都会有疑问,现在防什么汛?我想说,其实我们自己也不清楚,究竟在防着什么,大概是这几个月接连的雨,让人心里没底吧。

记得我在21日第一天值班的早晨,胡乱写下的一首词,“夜静忽闻春雷响,乍暖还寒时。天潮地漉雨连绵,无处见晴空。最烦且非阴雨日,河涨更恼人。落水成洪易早汛,身不定、心惶惶。 

其实,有这样忧虑的人不止我一个。遇上好几位熟悉防汛的同事都说,今年的情况,总让人有些莫名的不安。俗话说,“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23日的第二次防汛会商,更是侧面证实了这句谚语,雨水那天春雷动,预报3月全省依然降雨偏多。

第一次防汛会商定下的“防早汛、防大汛”总基调,再一次被提出,虽没有2016年提出的“98加强版”这么吓人,但1998、2010、2016年这几个年份却不止一次被关联了起来。

作为经历过2016年长江鄱阳湖本世纪最大洪水的我来说,也算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是,为什么我会如此的不安,为什么我们会紧张到2月中下旬就启动24小时应急值班?

主要的原因,自然是这些日子的雨实在是下得太长太久。据气象统计,去年11月至2月中旬,江西阴雨日数达80天以上,被网民戏称“流浪太阳”。从今年以来降雨量看,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多近六成,排在历史前五位。长时间的雨,已让土壤饱和,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几率大大增加,或许是一个防汛人的责任感,让人实在无法安心。

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便是机构改革。如果说继续着原有的体系和机制,也许大家可以顺其自然地应对,但人都是害怕变动的,心会随着动荡,在这样的不确定因素下,更加有恐惧。

防汛指挥部从水利划转到应急管理部门,总得有个理顺的过程,这过程中,面对可能要来的早汛、大汛,心里难免有不安。我想,早早谋划,开展全省防汛抗旱指挥长暨应急管理、水利局局长培训,应该也是基于这样一种形势,也为了工作更有基础和底气。

可就像培训班后,我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的话,“每一次大会后,都感到很疲惫。但这次,除此之外,还有隐隐的担忧。希望今年汛情平稳,大家齐心,换得江河安澜”。

这种担忧,来自于我参加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的感慨,有些应急管理部门的同志,对“防”和“救”仍存在片面的理解,对防汛工作究竟该干什么,还有着一些困惑。但天不由人,洪水不等人。

前几天陪领导前往赣江干流的几个枢纽工程调研,与相关市县交谈中也发现,防汛的职责、人员很多还没有明确理顺,更是增加了我的忧虑。防汛指挥的新机制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工作该怎么做?

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为什么“牢固树立防早汛、防大汛的意识”“充分发挥应急管理和水利部门1+1大于2的优势作用”“必须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的原则”“要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干劲不减”等话语会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

这绝对不是几句空话套话,也许每一个防汛人,都值得去思考,在机构改革的大潮中,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会做得怎样。至少,不能因我们工作的闪失,酿成不必要的灾害损失和伤亡。

但是我也没有想好,前路该如何走,只是在这宁静的值班夜里,独守着空荡的办公室,盯着枯燥的雨水情数据,不禁陷入一些小情绪的思考里,胡乱写下了上面没用的话。

一切都刚开始,我们的路还有很远。我想问问,防汛战线的兄弟姐妹们,你们都准备好了么?

如果还没准备好,那就抛开部门不谈,大家都是防汛人,让我们齐心协力,彼此担待,边摸索、边前行,共努力,共奋进。

只为了那一个目的,江河安澜,人民安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