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作的意义(《没用的话》代序)

(2018-12-04 15:59:06)
标签:

杂谈

分类: 关于作者

文集《没用的话》

我一直以为,写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无需刻意,不必强求。

亦或者说,写作的冲动,是来自内心情感、思想、观点的,一种表达欲望。语言,是自然的流露,体裁,是随意的选择。

在给某一个杂志的创作谈里,我用上面的话,概括了对写作的认识。

其实,写作这么多年来,我也是始终本着“我手写我心”这么一种想法,一路走、一路写,文章成了我的第二张脸,通过文字,可以看见另一个真我,一个没有戴面具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文字究竟要表达什么。

可我的思考没有结果,写了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悟出,我文字里要表达的是什么。

可以说,遇上文学,并且爱上它,纯粹是个美丽的误会。最初的文字其实与文学无关,它与爱相关,与一个女孩有关,也许在那时的文字里,表达的,是情感。

在那个懵懂年少的时代,我用婉转的文字,隐晦地表达着我萌动的青春,透露着我初开的情窦。无法用语言述说的情愫,全融入在短短的一篇文字里,待别人去慢慢发觉,待自己去细细回味。更多的,似乎也无须谁真的能懂,不用谁真的理解。

多年以后,我早已走过那个情窦初开、春心萌动的季节,再回头,看那一段青葱岁月,温暖,依然在回忆里流淌的。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变得沉默、忧郁。其中,有对无知未来的恐慌,有对现世状态的不满,更多的,是对这个社会错综复杂的不知所措。

这时,是文字给了我力量,让我在茫然的生活里不断地找寻希望,让我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找到不断地调整方向。也许在那时的文字里,表达的,是信念。

我说这段时间,自己是的迷途青年,我用阴郁的文字,述说着我的迷惘,记录着我的无奈,回忆着我的怀念,寄托着我的希望。或许初衷,并非需要换取谁的鼓励与支持,只靠着文字本身,就可以给自己足够的力量和支撑。

每一次遇到挫折和坎坷时,我再去翻看当时的文字,回想大学时代和初入职场的点滴往事,都依旧有一种热血和冲动,在心头涌动。

后来,在别人眼中的宦海浮沉,看惯风月,看清冷暖,感情也渐渐变得麻木起来。越来越多的感动,心里也无动于衷,越来越多的思考,也懒得在脑海转动。

表达的欲望,开始变得节制和克制,不敢多言,不愿多语,生怕说了错话,影响生活的走向,更怕说了胡话,影响人生的判断。也许这时的文字里,表达的,是思考。

步入而立之年,转眼走过人生三分之一的光景,愈加懂得珍惜,懂得与人为善,懂得经营家庭的重要。有人说,我的文字也变得更加平铺直叙,或者说,多了些许直白,少了些许婉转。其实,我觉得也许并不重要,关键是,生活有了积淀,人开始慢慢成熟。

当然,我仍固执地以为,爱情,是贯穿生活不变的主线。在爱情里,有亲情的交叉,也有人情的融合,有颓废的开端,还有梦想的坚守。

爱恨流年里,我充满着对世界最纯真的爱,从张不开口,到隐喻表达,到自然流露,再到肆意幻想,同样,我也深含着对生活最痛彻的恨,从闭口不谈,到旁敲侧击,到指桑骂槐,再到袒露心声。也许这样的文字里,表达的,是真实。

我不愿去想,我们曾经有过多少爱恨情愁,但我深刻地知晓,过去的这些文字,完全可以作证,我曾多么地深爱过,也曾多么地伤心过。有爱,有恨,才是真实的自己。

在整理文集的时候,我始终带着探寻写作意义的目的,去回望懵懂少年、迷途青年、爱恨流年、而立之年的这些文字,去尝试找回一些遗失的美好,去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当然,也在这些文字里,看到许多曾经的支持与感动。

至少,再翻开过去的文字,回首历历往事,想起当初的爱与坚持,想起当初的伤和迷惘,依然有温暖在回忆里流淌,依旧有热血和冲动在心头涌动。同样,往事里总是闪现出许多人影,他们曾给我帮助,给我关怀,给我鼓励与支撑,是我文字最忠实的阅读者,也成为我写作的动力,和生活的希望。

在这些文字里,我找回了曾经的青春,找回了那些遗失已久的感动,找回了曾经的梦想,找回了那些掩藏心底的冲动。让我深知,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自己。

甚至坚信,此后我会回到一种生活状态。这个状态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尔诈,没有谨小慎微。更多的,是敢爱敢恨,是敢想敢做,是敢梦敢闯。

我想,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文集《没用的话》

你会是那个站在我背后的支持者么?

我需要你们给我,一个孤单的自我写作者,以温暖!

欢迎预购

《没用的话》,需要您的聆听与支持!

16开本普装散文集,53元,包邮价,虽然有点小贵,但承载着梦想的重量。

 预售网址可点击进入。

请大家进入支持,您的鼎力,我的付出,心灵的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