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儿时的萝卜巷

(2014-05-19 22:58:38)
标签:

枚庸

萝卜巷

小城

儿时

回忆

杂谈

分类: 散文游记

散文:儿时的萝卜巷

 

    萝卜巷,是个地名。

    对我来说,萝卜巷,更像是一个标签。

    说它是个标签一点儿也不过分,因为,它承载了我儿时六年的记忆。

    也许在那时来说,我并不明白它对于我的意义。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回想那一段时光,想起那些往事和旧人,才发现,它似乎留下太多,一直在我心里。

 

    家乡小城有条河,叫横水。

    小城所在小镇,也便因此得名。

    记得我曾在旧文里这样写道:悠悠的横水河静静地流淌着,穿梭于这座宁静的小山城,它总是带着那样的一份安详与释然,伴着西边浸染的暮霭而来,迎着东方灿烂的朝霞而去,就这样始终静静地,流淌着,日子一天天流逝,而它,却带不走岁月留下的那一抹色彩,带不走河两岸,斑驳风蚀的墙体,那便是岁月的影子。

    我出生在河的南岸,儿时在它的北岸度过,而萝卜巷,正是河北岸的村庄。

 

    萝卜巷,不是路名,小城的人们都知道它是一个村庄。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曾是记载着这座小城辉煌的符号。

    我在这个村庄一隅的厂区宿舍里成长,这里有当时这座,以竹木资源为生的小城最大的企业,木材公司。我的父母皆是公司的工人,父亲在公司总部,母亲在下属工厂。

    依稀记得,那时的工人子弟是值得骄傲的,至少,比那些周边村民的孩子幸福太多。当时的萝卜巷有个幼儿园,绝大部分都是公司职工的孩子。

 

    曾经一度,我模糊了萝卜巷与县城的界限。

    我以为,萝卜巷就是小城的全部,亦或者说,南岸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于我而言,就像是郊区。直到五岁时,我第一次有记忆地走进了县城,改上城关幼儿园。

    儿时的萝卜巷,是繁华的,这里有田园、有鱼塘、有水渠,这里同样有高楼、有工厂、有商店、有卫生院、有派出所,甚至早早的,就有了卡拉ok

    谁能说,它不像是一座城?于我心中,它就是一座城。在这里,我认识了我最初的伙伴;在这里,我学会了唐诗三百首;在这里,我看到了双手创造的财富;也是在这里,我有了属于警察,属于公安的,最初的梦想。

 

    其实回忆,总是有选择的过滤。

    现在再去想那时的岁月,总是满满的美好涌上心头。

    儿时的萝卜巷,又是一条路,通往未来美好的路。家在路的尽头,而更广阔的世界,在路的那一头。

    那时的厂区,只有一条大路通往外面,在这条路上,有整齐的职工宿舍,有宽敞的厂区厂房,有气派的办公大楼,也有琳琅满目的商店。往外走,就是一个孩子的愿望。

    更重要的,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区域,有着一群如亲人般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父母不在家,也不用愁下一餐饭,去哪里解决。

 

    不知从何时起,儿时的萝卜巷已慢慢改变了模样。

    我曾有过一个荒诞的想法,是不是因为我的离开,而使它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六岁的时候,我离开了萝卜巷,搬到一个叫东大街209号的地方,县委家属院。从此,我走出了那条路,走出了那个村庄。

    离开之后的我,常常回到萝卜巷去,看看儿时的朋友,儿时的住所,寻找儿时的记忆。

    可是让我痛心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回去,它都要显得越发没有生气,甚至不仅仅是它的房子和道路,也包括,在那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

 

    记得有一年,已上大学的我,回到萝卜巷。

    和我们一家一道回去的,还有我老邻居一家。看到的景象,让人心酸。

    曾经气派的办公楼早已不再辉煌,挤满了临时租住的农民工;曾经热火朝天的工厂,早已破败,长满了杂草;曾经的商店,早已经关门大吉。

    更让人心怀感伤的是,以前的邻居竟然还有人住在当初的宿舍,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不足二十平米的房子里生活,看着都让人落泪;记忆中长得很漂亮的姐姐,才仅仅三十多岁的年纪,皱纹却如同四五十岁的人。

    他们看到我们,依旧像亲人般的热情微笑,而我,泪水早已在眼眶里打转。

 

    从此之后,儿时的萝卜巷,就像是被封存的照片。

    虽然影像仍旧时不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却仿佛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说不出的滋味。

    现如今,当初走出萝卜巷那条路已不再;那座横跨横水河的桥,已被新建的大桥取代;原办公大楼已被名叫水岸春天的楼盘替代;厂房厂区早已夷为平地。

    儿时的萝卜巷,不再是曾经的一条路、一个村庄,小城慢慢发展,它也真正成为了这座小城的一部分,繁华新城市的一部分。

    再站在横水河畔,回忆儿时萝卜巷的旧貌,再看看现在萝卜巷的新貌,我不知道,是该叹息过往,还是欣慰现在。不管怎样,我想,总归结局是好的。

 

    这时,我却又不禁想起那些后来还生活在那的人们。

    听说,他们中很多叔叔阿姨早已下岗,好多人过得并不好,有人在摆地摊,有人在做小工,也有人还在吃着低保。他们中很多哥哥姐姐都没考上大学,靠着打临时工、做小买卖过活。他们中很多当初的同学,在做着小混混,整天游手好闲过日子。

    我又想起了自己,若不是父母走出那片曾经辉煌的天地,带着我走出那条路,此刻的我,又会在哪里,此刻的我,还会不会如现在这般,在用文字,回忆着一段过往。

 

    如此说来,儿时的萝卜巷,更像是一个梦。

    一个家族,亦或者说,两代人的奋斗梦。忽然想起父亲的网名:林中人。我这么理解,我们都是林中的人,只有走出去,才能走进更大一片森林,活出更多精彩。

    而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儿时的萝卜巷。

    它曾经辉煌,然后走入低谷,但我们,永远不该失去对生活的追求,对信念的坚持,总有一天,我们能够迎来,属于它的,新的辉煌!

 

    儿时的萝卜巷,仍是一座村庄,又不仅仅是,一座村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