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教育台《成长对话》录制现场
很长一段日子里,我不再写超过140字,属于自己的文字。
把所有的思绪和感慨收藏,用潦草的纸屑掩埋在并不深不可测的心底。
只想有时候,能再把它们拾起来,掸一掸蒙上的尘埃,继续把生活写下去。
这或许就像是一瓶老酒,深埋在地窖里,等待它变得醇香。
可是真正让你有打开它的冲动,需要一个理由,也许仅仅是一个假设的由头。
这期《成长对话》栏目,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打开这瓶老酒的理由。
一个12岁的女孩,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写下了近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
之于我,或许也是没有这个勇气和执着的,现在的我,甚至很难再去完成一个短篇。
随着年龄的数字一天天叠加,经历的世事一天天丰富,写出的字,却越来越少。
语言,慢慢地在生活里缺失,不想说话,不想表达,甚至不愿,再去看、去想。
可当我听完她的话,她的故事,看着那张稚嫩的脸庞,想想她的踌躇满志。
透过可爱的面容,我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前的我,一样的12岁,一样的属于文学的年少。
那时的我,在家乡某市级报纸发表了第一篇铅字作品,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写作这条路。
也曾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二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还是手写稿,尽管现在早已不知哪里去了。
可那些过往,真真切切地仍在脑海里盘旋,那,是我最初的梦想。
在我们的心里,似乎都有一个这样的梦想,恰如小张蒙在节目里唱出的动人旋律。
而且坚信,“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很多年过去了,我相信,我仍旧是这样,虽然已很久没再动笔,没再写下什么像样的文字。
可是我依然相信,某一刻,梦想的种子仍会在心底悄悄发芽、生长。
就像我看到小张蒙的父亲,谈到当初也是文青的自己,谈到当初的诗歌,那满脸幸福的模样。
是啊,的确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着沧桑,那些风霜把我们想象的世界无情刻画。
变成我们不再认识的样子,变得让我们不再相信文字的力量。
当我可以肯定,梦想仍是那颗埋在心底的长青种子,它仍在积蓄着它的力量。
只等待某一个特定的时刻,破土而出,长出希望。
文字的梦想,不应该被现实羁绊。
因为一个12岁的女孩说,现实不应该是牢笼,它给了文字更大的空间。
那一刻,我在反思,我想,我是不是该给自己的梦想,按上一双超越这现世的翅膀。
我说,每一个写作者,都不会被现实打败,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
在那座城里,在他们笔下,有着一切美好和光明,带给他们无限的力量。
从此刻起,继续文字的理想,继续用手中的笔,写下属于自己的童话。
祝福自己,也祝福小张蒙,一个12岁手握笔写世界的姑娘!

小张蒙幸福的一家

我和小张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