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对上海的向往,是很久以前就开始的。
不记得最早是因为什么,缘于何故,只是仿佛就这么存在着。
依稀的记忆,似乎是因为韩寒笔下故事,因为小四文字里的法国梧桐。
可是真正让我被它不可抗拒地吸引,还是那个青春年代追逐渴望的大学梦。
亦或者,仅仅是未曾见过世面的山里人,对这座城市繁华胜景、车水马龙的向往。
高考是痛的,理想从复旦到上大再到上海工程,最后终归是与上海无缘。
可依然没有打消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向往,此刻我依旧忘不掉,高考完在上海呆了十天的那个暑假。
从此四年,我再没有到过一次这座城市,我希望就此让上海梦就这样随时光流逝渐渐淡忘。
但很多东西你以为淡忘了,却一直存在你心里,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境遇,不经意想起。
复旦梦也一样,在大学毕业时,我毅然报考了复旦文学写作硕士的考试,当然,结果并不如意。
真正第二次到上海,是已经参加工作以后,这得感谢世博会。
各大行政事业单位都把参加世博会当作政治任务对待,于是我就如完成任务般到了上海。
没想到,作为一个自称没心没肺的人,住下来的第一晚,竟然破天荒的失眠了。
躺在床上时,我就在想,或许心中对这座城市的向往,一直就不曾消失过吧,这是兴奋,还是惆怅?
利用那几天时间,我重走了一遍品浦东、新天地、城隍庙、南京路……我以为,我不会再来了。
我说过,很多东西只是埋在了心底,说不清什么时候又会被一阵风拂开尘土,浮现出来。
当收到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在上海开会的通知时,我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又一次在心中被激起。
到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风景,除却故乡,至今似乎再没有哪一座城市对我有如此的魅力和杀伤力。
以至于这回在临行的前夜,就失眠了,凌晨才睡去,更严重的是,早上竟然误点被迫改签,差点误了大事。
很多东西就是这样,越憧憬和珍惜,越可能因自己而失去。这一回,我想去趟巨鹿路,看看作协那个院子。
坐在南昌火车站的候车大厅,等待着提示牌上的“南昌-上海虹桥D98次”14:35分的时间一点点临近。
我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上海,我又来了!
闲暇无聊之余,碎语记之。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午,于南昌火车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