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最朴实的捐助

(2012-06-15 08:24:35)
标签:

枚庸

小城

生活费

小小说

汇款单

杂谈

分类: 小说诗歌

小小说:最朴实的捐助

       文/ 枚庸

 

    相对很多读不起书的穷苦孩子来说,晓娟是幸运的。当年,晓娟以小城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由于家境贫困,高额的学费也曾让她全家为难,都说好人有好报,就在当地报纸报道了晓娟的情况之后,小城最大的企业毅然承担了晓娟四年的学费。

这对晓娟来说无疑是个喜讯,虽然那家企业给出了一个条件,那便是毕业后必须至少为企业服务五年。在晓娟看来,能进入最高的学府学习就是一种幸福,而且在学成之后回到家乡,为家乡工作,也算是对恩人、对家乡父老的一种理所当然的回报。

上大学之后的晓娟依然很勤奋,她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成,不辜负家乡对自己的期望。可是每月的生活费却成了晓娟的一块心病,为了生存,她就必须抽出有限的学习时间去找兼职贴补开支。可是没想到,就在开学不久,晓娟便收到来自家乡小城的一张五百元的汇款单,附言里写着:“姑娘,不要担心生活费,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多作贡献。”

从那以后,这个不知姓名的捐助者,每月都按时给晓娟寄来生活费,也正是这不多的五百元钱,让晓娟省了一项大的烦恼,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而且这一寄便是整整四年,没有一个月间断过。晓娟心里充满了感激,又无法获知捐助者,地址只写着街道,并无详细的门牌号,根本无法联系。

晓娟是知恩图报的孩子,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待自己学成回乡之后,一定要找到这个好心人,好好谢谢他。在大四结束的那一个月,晓娟收到了好心人的最后一张汇款单,附言写着这样的话:“姑娘,你就要毕业走向社会了,等你出息了,别忘了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的人们。”

大学毕业之后,晓娟回到了家乡的小城,回到了曾经帮助她的那个企业工作。她没有忘记好心人在最后一张汇款单上留下的话,于是她每个月都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资助当地农村几个上不起学的孩子读书生活。当地报纸得知了此事,以《当年受助女大学生,毕业资助失学儿童回报社会》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企业的老板知道这事之后,找到了晓娟,老板说:“你这是何苦呢,你自己的生活还不算宽裕,却要资助那几个失学儿童,有什么回报呢?”晓娟反问老板:“难道帮助别人一定要有回报么?”这一问,让老板一时无语,最后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真是个孩子”。

老板的话让晓娟陷入了思考,更让她想起了那个默默帮助了她四年的好心人。她决定去寻找那个好心人,于是根据当年好心人汇款的地址,找到了那条小城里破旧的街道。她慢慢地走着,希望在人群中寻找那个好心人的身影,虽然她不知道,那人究竟长什么模样。

就在这时候,一对祖孙俩的对话吸引了她的目光,爷爷是个在街头摆修车摊的老人,孙子拉着爷爷的手,要爷爷买一根糖葫芦。爷爷说:“乖孙子,爷爷要省下钱来做更重要的事呢,再忍忍,回家爷爷给你烤红薯吃。”孙子撒娇道:“我不要烤红薯,我要糖葫芦!”

这老人满脸皱纹,写满了风吹日晒留下的沧桑,让晓娟看着就觉得可怜。于是走上前去,递上了五十元钱,“老爷爷,我的一点心意,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吧!”老人摆摆手,笑道:“姑娘,咱有一双手,有手艺,一个月能赚个千把块钱,不缺钱的。”旁边的顾客也对晓娟道:“是啊,老头有钱呢,只是他自己舍不得吃用,都留着帮助别人呢,前几年他还一直给我们小城考出的状元寄生活费呢!”

此时,老人一伸手拦住了那个顾客,仍旧笑着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不值一提,人家小姑娘毕业后也帮助了不少失学孩子呢!”然后转过头对晓娟说:“姑娘,大爷日子过得好着呢,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吧!”

那一头,晓娟收回手里递出去的钱,而眼里,早已经噙满了泪花。

 

(昨晚在电脑里无意中翻出以前写的一篇小小说,自己印象都不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