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如诗文字里的生活行走

标签:
枚庸夏阳评论马不停蹄的忧伤小小说 |
分类: 杂文评论 |
如诗文字里的生活行走
夏阳在他寄给我的新书《马不停蹄的忧伤》扉页上写道:“文字的枕眠,忧伤若星,马不停蹄。”短短十三个字,让我读到了夏阳的一股文字里透出的忧伤气息。这样的气息让我感觉很熟悉,不是因为夏阳,而是因为我自己。在我自己的文字里,似乎也透着这样一种阴郁,这是促使我用心去感受夏阳文字背后的最初原因。
而我在把夏阳的这本新书介绍给诗人张村的时候,我说,夏阳的小小说里,有一种如诗歌般的语言,这样如诗的文字,记录着我们生活的行走,留给我们对生活无限的思考和忏悔,留给我们很深的余韵。我始终觉得,夏阳的文字和我是有很多共通的,只是有很多思想,是我在未曾经历的生活中无法真正深刻地体会的,但是并不影响我的理解。只不过,有很多话,我不敢说,或者羞愧于说,夏阳帮我们说了。不管怎么说,生活依旧不断地行走,时光仍旧那么匆匆,这些马不停蹄的日子,迷失也好,回望也罢,都该有这么一段文字去把它记录,夏阳这本新作,便是这样一个对行走生活的最好记录。
我说夏阳的作品如诗,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个特点不仅仅体现在夏阳的小说作品里,也同样体现在他之前的随笔中,我想,也许是他之前写过很多的诗歌,习惯用一种如诗的语言去表达吧。这个特点就是用诗歌的语言,构筑意象,表达思想。相对于传统的小说而言,它不拘于一般小说的故事叙述,而是用一个个意象式的情节表达,要隐晦和深藏,又不失故事的完整性,更有韵味和深思,也该算是一种创新手法了。我个人很喜欢的《那些花儿》,便有着很显著的这个特点,十来段简短的文字,如同诗歌般精炼的语言,却把我和十几个女人的故事串联了起来,通过这几个女人,写出了自己一段人生历程中的点滴,而文字的背后,更带给读者对生活的反思和过往的感怀。还有《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借用几个独立的时间点,依旧是同样的风格,简练的语言,串起一个完整的,发生在妇产科医院的故事,带给读者深刻地对社会现状的感触,和对自我的反省。其他作品不一一叙述,还是等读者们自己去慢慢体会其间的意味吧。
总而言之,夏阳用这种如诗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行走,这种形式无疑是比以往传统的小说表达带给读者更多的瞬间冲击,而故事又是完整的,不会给人以凌乱感,是诗歌语言和小说形式的完美结合。同时,他的小说主题选取,都是切入到社会的深层和黑暗面,或许也和他的率性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脱离不开,而这种对现状、对迷失的现代人的反思,也正是一种文如药,可医人的文学传承,带给我们更大的启示和思考。
作为一个小小说的初学者,去评说夏阳的作品,我还是诚惶诚恐的,感觉有点不够资格,所以只是谈谈自己读后的随感随想而已。最后,祝愿夏阳大哥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佳作不断,带给读者更多的精品,给我们更多启迪和思考,向大哥学习!
【夏阳简介】夏阳,自由作家。江西丰城市荣塘镇人,久居东莞厚街。创建有中国第一个小小说粉丝团:喜阳阳,中国第一个个人小小说沙龙:喜阳阳,出版有随笔集《青春悼念》、小说集《夏阳村人物脸谱》、《马不停蹄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