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驻足窗口,抬头望着天空,回归一份难得的宁静
四季轮回,时至夏初,清晨的宁静,使我抛却了尘世的烦躁

生活的感动来源于细节,听到声声鸟鸣,注意楼下路边,一只小鸟在跳跃
世尊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得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这句话告诉我们,众生原本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智慧德相,指的就是万德万能的佛性。
佛性,又称真如、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实相等。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就是一个东西,它就是我们各人原具有的本性。佛还说过,这种本性,本来就具有万德万能。它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佛无二,但由于无始以来,被妄想执着掩蔽了本体,使具足的德性不能显现。
从佛的观点来看,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来灵明洞彻,万德万能,但因妄想执着,以致起惑造业,轮回六道。这种妄想执着又称无明,无明梵语尾尔,意思是指暗钝之心。这里的暗钝之心,指的是人的感受、思维及分别、认识和对境攀缘的妄心。这似乎和俗语说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意思有些类似。
如此说来,于我而言,我最近的心烦意乱,最近的困顿躁恼,都是自己给自己平添的。所谓困惑,不过是自己对社会、对世界的欲望执念,改变了自己内心的认知和思考,导致了苦恼,失去了淡定。
我时常说自己是个有佛缘的人,也曾能静心阅读一些经文佛著,可是,真正回到这个凡尘俗世,终究逃不脱这凡世红尘的诱惑,想不通这道德的迷失、名利的不平。我承认,是自己还残留企图能读懂读透这世界的欲望,这种痴心妄想的执念,改变了我原有的本真自性,给自己内心种下一颗苦果,也只能自尝罢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自认为这是一种成熟,其实不然,这一种陷入混沌的思维,不过是幼稚的另一种表象。真正能够胸怀坦荡,随遇而安,或许才是一种真正的回归。在乎得太多,就必然导致更多的失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多数人,总在感叹孩童天真无邪的洒脱,却只能在弥留之际,才真正能够做到,回归本真、看穿世事。
大学四年里,又一个难得的早起,五点多的清晨。睁开眼看到刚刚蒙蒙亮的天,感受到一天里的第一口空气,忽然,有种久违的轻松和宁静,这种感觉里,好像没有丝毫的污浊和杂念。
我起了身,站在熟悉又陌生的窗口,树木伸展着繁盛的枝桠,绿草展现着萌动的活力,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啊,那一刻,内心早已没有了疲惫,没有了烦恼。原本很多想不通、看不懂的事情,似乎在这一刻,都在心里被一种力量驱散了,只有那声声鸟鸣,不绝在耳边回响,唱响这世界的一切美好和欢悦。
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昼夜交替,这清晨,便是一天的起始。是不是在这一天的最初,人就瞬间回到了佛说的真如本性,便具备了万德万能的智慧,便抛开了那些妄心的执念呢?当然,我明白,这仍旧是一种贪心的念想,只不过,我是真的在这个时候,读懂了一切随缘,想通了,困扰我这段时间的烦恼。
在花香鸟鸣中,我参透了生活的禅机,知道做本真的自己才是最轻松的。
感谢这白昼伊始的晨光,于这清晨里,我感受到了,自性的宁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