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轨迹,行走中,我丢了什么?
哀伤的不会忘却/ 那只是一些片段/ 忘却的无法消失/ 他们躲在树后面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思念
眼中的星辰月光/
消失在心中的光年/ 消失在心中的光年
寒夜落进秋天/
风景依然进来/ 相爱沉默不语/ 凋落一片孤单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思念
眼中的星辰月光/
消失在心中的光年/ 消失在心中的光年
——大乔小乔·《消失的光年》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是在朱娜的QQ空间里。一听到这歌,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
我对很多事物的喜好,总是取决于第一时间的感觉,就像我仍然坚信,爱情里的一见钟情一样。
这首歌唱进了我的心底,触动了我内心里那根最软弱的神经。
我一直对别人说,其实我很脆弱,所有伪装起来的坚强,在真实面前,都显得那么无济于事。
在宁静的夜晚,一个人反复听着这首歌,竟然不自觉地哭了出来。
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感性了,这似乎不是一个男人该有的状态。
也许是因为毕业,也许因为成长,也许,我并不知道因为什么。
只是我很清楚,近来的情绪很不稳定,时常动不动发火,借酒装疯。
我看不懂,成长带来我们的,究竟是收获,还是丢失?总是伴着得到丢失得更多。
从自己的成长轨迹的照片里,我发现,快乐越来越少,难处越来越多了。
我马上要离开学校,曾经的同学们也一个个结婚生子,恍惚间,有种物是人非的味道。
这时候,人似乎总是莫名地变得怀旧,回忆起过去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
想起了儿时的玩伴,想起了过去的经历,想起了那些点点滴滴,那些人和那些事。
就跟歌里唱到的那样,忘却的不会消失,确实,它们没有消失,只是一直藏在树后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高晓松的新歌集《万物生长》。
我才知道,有个家伙比我怀旧,还把他的伤感附在了他的词曲里。
听到高晓松在《旧的童年》里唱到:“那串浏洋河的鞭炮清脆地响啊,那个戴眼镜的少年静静长大,那些做不完的作业多简单啊,后来没了老师,没人考试,多难啊。”
成长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压力,是家庭的责任,少了单纯,多了复杂。
面对这个世界,大多时候,我们太无力,我们只能“我一个人站在那,想着想着竖起领子,点一根烟。”
往事不再回来,而歌里唱到,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思念。
高晓松也许心里也有一个人,成了他的过客,至今仍旧让他想念,否则就没有水木年华的《李娜》。
这歌里唱到:“李娜,某一次喝醉还会提起的李娜,某一支歌听起来像那首lina,某一次听见有人也叫李娜,这些是你留给我的——李娜。”
我在微博里说,或许,每一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李娜”存在。
想的太多,太琐碎,太繁杂,连自己都不愿再去想,任那些伤感在脑海里左右回荡。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每到毕业的时节,有那么多的毕业生,成群地聚在某一处,醉去,疯喊。
此时的自己,有一种逃避的冲动,逃避人群、逃避世界、逃避周遭的一切,甚至,包括文字。
不明白,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可是,也无需去把它想得透彻明白。
或许在老去后的某一天,我会和现在一样的心境,去回忆现在的当下,将来的过往。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仍将继续,我们都要,昂起头,勇敢地去面对未来。
浮华过后,现在眼中的星辰月光,都将只会是,消失的光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