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人、这些话,教会我成长

(2010-02-23 23:47:24)
标签:

枚庸

教育

文学

天才

男孩

成长

杂谈

分类: 日记随笔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一篇关于我的文字,《认识枚庸》,作者是艾亦如。这是很短的一篇文字,发在作者的博客上,时间为2007年11月底,距今已经两年多了。

    第一次看到这篇文字大概是在07年的12月,当时看过之后,觉得有些感触,便存在了电脑里。今天闲着没事,翻看电脑里胡乱存着的文档,又一次看到这篇文字,突然生起一些感悟,遂准备写下点什么。

 

原文如下:

 认识枚庸 

艾亦如

博客地址:http://blog.stnn.cc/aiyiru


  一次难得的机会,认识了这个不大的男孩子——就让我暂且叫他男孩子吧——一张年轻的面孔,却透着些许的成熟。
  我一直很佩服他,年轻——有为!可是,在看了他的博客以后,我也有点为他担心。
  也许他真的还是个孩子,需要“大人”的支持与赞许。每个人的长大都离不开夸奖,“天才”也不例外。枚庸就是这样一个需要很多人去支持,去夸奖的“天才”,不仅因为他是个天才,更因为他其实还是个孩子。
  他还有孩子所拥有的骄傲,还有孩子所拥有的天真。
  有些人觉得他很多行为是喜欢炫耀的行为,不够低调,可是,他一个“奔二”的人,怎么能体会的到那么多的人情世故呢?!
  不如就给他一个“炫耀”的空间,让他能够清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也看到自己钟爱的事物,让他可以更加自由的发展,毕竟他的发展于人于己都是不错的!
  认识枚庸,我觉得很好——人生的路上有多了一道迤逦的风景……

                                                                   2007年11月27日

 

    说实话,第一次读到艾亦如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究竟是哪位朋友。

    其实就是现在,我也没有弄清楚,为我写下这段文字的作者,到底是谁,可是,似乎这并不是很重要。

    这段文字让我的思绪飘回到落款的那段时间,2007年末,两年多以前。那时候,我在干什么,那时候,我是一个怎样的自己,如果不去努力回想,或许连我自己,也记不起那时候自己的状态和心理。

    那时候,我刚刚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算是从原来的网络写手走向了传统文学圈,参加了江西省微型小说高端论坛等几个专业文学笔会,认识了不少江西省内外著名的作家前辈,还在努力加入省作家协会。

    用我自己的话说,那时候的心理是浮躁的,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学生,一下子就能与很多曾经的偶像坐在一起开会、喝酒、聊天,似乎有些不太适应这样的转变,就像从山脚直接被人拉到了山顶,脚下感觉不踏实。

    现在想来,在那样的一个过程中,也许自己的确有些飘飘然了,说过许多不着调的话,被别人当做炫耀也好,高调也罢,总之,一定也得罪过不少前辈、长者。不过幸好,他们都能够原谅我的单纯,原谅我还只是个孩子,给了我最大的宽容,一路还是给予我无私的关怀和鼓励,艾亦如,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个。

    算起来,时间过得还真快,一转眼,便是两年多的时光。2007年的我,大二,还是那么的年轻,还是那么的心高气傲,初生牛犊,无所畏惧,不知天高地厚。确实如艾亦如说的,还有孩子所拥有的骄傲,还有孩子所拥有的天真,虽然比起同龄人来说,自以为当时已经很成熟,其实在长辈的眼中,毕竟还是个孩子。

    如今,再回想那时候的自己,比起现在来说,确实少了几分历练,却了几分成熟,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不懂得察言观色,不懂得季羡林老先生说的“从不说假话,真话不全说”的境界,只是单纯地以为,说实话比什么都强。这么说来,当时,前辈们定然给予了我太多的宽容,他们并没有计较我的单纯。

    现在,我可以说,大学四年,我不再是原来的我,至少比起两年前而言,我在成长。尽管有些时候,厌倦自己的转变,厌倦在深夜里的酒醉,厌倦在烟雾缭绕里寻找真实自己的感觉,可是,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现实。不过仍旧在不停地追问自己,这种转变究竟是好,还是坏,如此看来,我还是个孩子,毕竟,我还年轻。

    想到刚刚开始被别人关注的时候,常常在博客里和别人辩驳,动不动便写下一大通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和指责,实在是太幼稚。至少现在,我会静下心去想,别人说的话,自己做的事,事实证明,大多的批评和指正,是前辈们无私的教导,很庆幸,我听了他们的话,才有属于我的今天。

    也正是这短短两三年的经历,让我经历了一个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几重人生境界的转变。是这些真诚的老师、朋友们推心置腹的话语,让我明白,淡看名利,抛开浮躁,沉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走得更长更远的道理。

    写到最后,还是离不开那些感谢的话语,是的,走到今天,我必须感谢,那些带着一颗宽容的心,曾给我这个新人扶持、鼓励、帮助的人们,是你们,给了我希望,给了我机会,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不能说,到今天,我算是已经真正的成长,但是我要说,是这些人、这些话,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成长。也请你们相信,枚庸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枚庸还是个孩子,但枚庸终有一天,会长大!

   

                                                                  2010年2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