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城,窝在熟悉的房间,发了几日的呆,思绪在记忆里飘荡
一周没有写博,我说,呆在家里静养,让浮躁的心在熟悉的小城一角沉淀。
不愿再像从前一样,纠结在自己的一点小郁闷里,无法从中自拔,重生,从这里开始。
宋人方岳有诗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此时此刻,算明白,懂得把痛苦藏在心里,也是一种成长的境界。
没有过多的话,淡看风雨,或许才是我说的重生状态。
回家一周,见了许多朋友,有网络认识的文友,也有儿时一起长大的伙伴。
一眨眼,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已经成长,聚在一起,早已不是当初儿时的味道。
话题越来越沉重,关于生活,关于未来,考研、考公务员,成了重心。
很短的瞬间,我有些疲惫,有些迷失,在这样的关键词里,丝毫看不到曾经的影子。
不得不感叹时间的力量,如匆匆流水,带走了单纯,带来了沉重和复杂。
只是回到父母身边,我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自己仍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在外面,我可以骄傲地面对一切,总以为自己,能做一个掌控大局的强者。
可是在亲人长辈面前,我知道,我可以卸下伪装的坚强,单纯地做个撒娇的孩子。
我还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内心,无法独自去承受,那些来自世俗的压力。
明白自己仍是个软弱的人,成熟只是表象,不可逃避地孩子气,完全无法做得周全。
省公务员成绩出来了,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围所报岗位,弥补了国考失利内心的落差。
可是人有时候就是那么的不知足,这一刻,却仍对研究生考试心存幻想。
越来越多地去思考别人抛来的问题,如果在公务员和研究生之间做一个选择,我会如何做。
内心有一个答案很坚定,便是继续追逐文学的理想,读文学研究生。
跟小舅说,人总是这样,站得越高,欲望越大,视线里的山越高,就越想去超越。
几年的学生“官场”呆下来,也确实有些害怕做公务员的生活。
一是害怕上位者心态的转变,角色的转变会让我有些无所适从,毕竟,这是个大的落差。
二是害怕官场的微妙关系,担心勾心斗角要击溃我脆弱的内心,毕竟,我还没有那种手腕。
而且,作为一个伪文人,或多或少,我还算是个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是不适合现实官场的,也别想做成什么大事,因为他们,自己都保不住。
在一大堆问题面前,我选择了沉寂,干脆游离于世事之外。
躲在小城一角,这个熟悉的房间里,慢慢地沉淀自己的心情,寻找一刻的宁静。
回到家之后,我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安心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看看书,写写文章,然后,试图找回若干年以前,那个年轻,有梦想有激情,而且很快乐的自己。
用这短短的时间,让自己重新体会,这些年的经历,然后给自己一个答案,怎样继续未来。
下午,泡上一壶毛尖,独自坐在桌前,听着音乐,读着最新的一期《当代》。
用了整个下午,读完了吴国恩的长篇《宣传部长》,感触很深,或许,那就将是我未来的生活状态。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那个位置,但我明白,我也是个像主人公一样的理想主义者。
在那样的环境下,我无法做到超脱,内心会经历一种无法避免的煎熬。
我读得很安静,清茶让我在淡淡的苦味里品得出甘甜,更因为,此刻,我是个旁观者。
我跟朋友说,最近的阅读欲,大大超过了创作欲。这段时间,被我称作积蓄期。
有要好的朋友开始笑话我,说你还是心存奢望,准备蓄势待发,期待一个沉寂后的爆发吧。
其实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此刻的我,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对自己,我是猜不透,看不懂的。
深夜的小城,还是这么一个小城,一扇熟悉的窗。外面依旧沥沥地下着细雨,冬天的夜,冰冷凄清。
我知道时间不早了,对面房子里的灯光,一盏盏熄灭,QQ里的头像,一个个变暗。
这一刻,我想我也该睡了,安静的生活,恢复到若干年前的轨迹,似乎没什么不好。
母亲说,生活总是让你出乎意料的,你永远无法预知它的未来。
就像当初,他们也无法想象,能跳出林业系统这个大圈子,在不同的领域,活出他们的精彩。
也记得有人跟我说过,越是处心积虑地用计谋去规划什么,就越会在你自以为掌控的地方出现变故。
自己不可能是生活的导演,只是一个小角色,无法编排只让自己满意的剧本,要做的,就是好好地演戏。
睡觉前,我问自己,明天早上起来,将怎样生活。
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回答,继续沉寂。
现在的状态还不够宁静,沉寂让人能够冷静的思考。
那明天,就继续沉寂,静静地喝茶、读书,然后思考,写点重生的文字。
或许,一个月后,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