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枚庸黑夜白昼生活感悟文字杂谈 |
分类: 日记随笔 |
我一个人,在南工凄冷的黑夜里,凭窗眺望,茫茫的一片,就这么,呆呆的一夜
不自觉地,体会到从黑夜到白昼的转变,而它们的界限,似乎只在那短短的一瞬
难得见到南工的早晨,太阳刚刚升上泛白的天空,很安静,很温暖,只是心,仍孤寂
—————————————————————————————————
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那么纯粹地去思考什么。纷繁琐碎的事情充斥着大脑,思绪有些零乱,也有些浮躁。始终找不到一个好的办法,让自己的心灵能够如从前那般沉静下来。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感觉自己的思想,像是被某些具体的东西给禁锢起来了。诸如那些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诸如那些法律、政治、数学各类的行测试题,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申论、公文写作等等。我不知道,为什么面临毕业的日子会这么的煎熬。
很羡慕那些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弟学妹们,在他们那个时代,只需要带着自己年少的梦想,不断在大学这个舞台上追逐就足够了。他们可以简单地活在自己的理想之国里,不必去什么现实和世俗。我也曾是个有梦的孩子,只是现在我仍有梦,却不再是个孩子。
我说我老了,虽然没有资格在父母、师长面前提这个词,却常常从脑海里冒出来。昨天作为学校“下一站作家”文学选秀决赛的评委,看了决赛的二十篇稿子。可以这么说,我确实已经过了一个时代,那些优美动情的文字背后,是一个个年轻有梦的少年,如我当初。
当初文学社的现任负责人找我出决赛题目的时候,我就想到一个词,“远方”。恰如我在江西外语外贸学院讲座的题目《有梦就有远方》,我仍是一个残存梦想的人,我坚信能有属于我的远方。从那二十篇文字里,我读到了一个个远方,带着梦飞舞的期待。
在审稿的时候,我就不断地问自己,如今的我,是否还能写出这般干净纯美的文字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我早已丢弃了曾经那样纯粹的文字理想,尽管我仍旧把“一生坚持我的文字理想”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我不承认这种丢弃,因为我的内心还在坚守。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一种矛盾体。我不愿那般的投入世俗的空间,却也舍不得放弃那些世俗带来的名利。有人说的,这世道,只有权位和金钱才能换回尊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尊严,却只能口口声声说着我宁愿什么也没有,而不拒绝每一次的鲜花和掌声。
倩儒说,你真是个纠结的人,明明很想得到的,却要装作满不在乎。有时候,我也确实读不懂自己,不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只是很多的东西,除非你完全不可能得到,否则你都做不到不去想。离世俗近了,就不可避免的试图去获取。
我终究是个凡人,尽管在很久以前,我清楚地知道,我什么也不是。当你拥有了很多原来所不曾拥有的东西的时候,你便开始迷失,大学四年,我离当初的那个自己,走得太远。而走在社会的边缘,我想我是清醒的,一个曾经不属于我的世界,我仍旧要从头再来。
最近喝了很多的酒,有时候,喜欢喝醉酒的感觉,让酒精麻醉自己的心灵,使自己能够更快地进入梦乡,度过那漫漫长夜。也往往是在醉酒之后,我才能够省略掉站在深夜的窗口,一个人独自思考的环节。只是当白昼睁开双眼,有种强烈的失落感。
我害怕那种沉醉后突然的清醒,就像曾经听过的话,现实是痛的,梦想是美的,只是梦醒之后,心会更痛。一个偶然的机会,没有喝醉,站在空旷的天台,一个人守着冰冷凄清的黑夜,独自等待天明,看着天边慢慢泛起白光,直至白昼来临。
我才知道,夜并不长,白昼终会来临,新的一天总是要到来。黑夜和白昼的距离仅仅是那么短短的一瞬,我想,现在的我,是否是处于大学生活最后的黑夜,而迎接我的,是社会新一天生活的黎明呢?我想,或许是吧,我只需等待那属于我的短短一瞬。
如此,我正站在人生的平台上,守着我心里的孤独,等待我的那一瞬,从黑夜到白昼。我坚信,又有谁,能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