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寻 家
(2009-03-21 20:38:42)
标签:
枚庸小小说寻家反思成长文化 |
分类: 小说诗歌 |
小小说:寻
文/ 枚庸
对于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在吵闹的家庭里生活了十几年,实在是不容易。原本天真烂漫的年纪,却整日是沉默不语的状态,外人看来,都觉得这孩子像是得了自闭症,从不愿和别人说话,除了上下学,几乎不怎么出门。
李家的生活很压抑,父母亲忙于他们那些为琐碎小事的争吵,却没有一个人来给他足够的关心,他在这个家似有似无,感觉很孤单,在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关上房间的门,从窗口望出去,每每看到别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快乐地出行,或是别人家里,一家三口情意融融,他便生出莫名的落寞和失落。
在李家的家里,感受不到半点的亲情和温暖,父母都是生意人,本来在家的时间就不多,回来之后说不上三句话就要开仗,争吵过后,母亲就生着气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也不做饭,父亲往往夺门而出,然后醉醺醺地回来,甚至不回来。而可怜的李家,常常只能靠方便面充饥,有时候,甚至连方便面都吃不上。
这一天,李家刚从学校回来,恰好又遇到父母亲在吵架,只听得母亲说了句:“这个家我过不下去了。”然后见母亲收拾了一些衣物,随后传来一声重重的关门声。父亲抬头看看了站在门口的李家,没有任何表情,然后冷冷地说了一句:“听到了吧,这个家别过了。”然后紧接着传来的也是摔门声。和每一次父母的激战一样,李家只是个旁观者,他是最无辜的,却也是最受伤的,只是,没有人会关心他,他只是个似有似无的一个影子。
这个家,此时只有李家一个人存在,他在心里默默地想,这还能算是家么,然后狠狠地摇摇头,不是,这不是自己的家,如果是,为什么会没有自己的位置。家里的最后一包方便面昨天已经吃完,冰箱里也空荡荡的,找不到一点能够充饥的食物。
无奈的李家,只好蜷缩在沙发上看电视,正好看到一则寻人启事的报道,说是一个被别人抱养的孩子,因为知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为了想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而离家出走,而他的养父母奔走于各个城市,寻找这个抱养孩子的故事。看完这个节目,李家哭了,他想,要是自己也离家出走了,自己的父母能像节目里的养父母一样寻找自己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他心里是坚定的,养父母尚且如此,何况自己是父母的亲生骨肉啊。
于是李家真的也离家出走了,他逃离了这个对他而言似有似无的家,离开了这座让他伤心难过的家,他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然后在一个天桥底下安家。这里有很多和他一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忍受不了父母无休止的争吵跑出来的。
只是离家的李家,还依然有等待,等待着父母来找他。在天桥底下能吃饱,有很多好心人会给他送来饭菜,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无所事事地打牌,他每天做的事,就是翻看别人扔下的旧报纸,站在别人商店门口看新闻,站在街边的电线杆下听广播,他在寻找,寻找父母找他的消息。终于有一天,他听到了父母在电波里的呼喊,“李家,我们的儿,你快回来吧!”那是父母的声音,一个都不缺,他听到了他们的焦急,他感受到了来自家的温暖。
他以最快的速度,冲回了那个他梦了十几年的家,在那个家里,父母亲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等待着他的回来,在那个家里,只有温馨和甜蜜,不再有争执和吵闹。他打开门,看到了他的父母,他们相拥在一起,这一刻,他感动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一天,他等了太久。泪光里,父母亲在朝他微笑,他擦干了眼泪,也露出了笑脸。
“哐当”,传来东西砸在地上的声音,打破了李家的笑脸,他揉了揉双眼,父母站在眼前,还是这个家,只是,争吵仍在。李家喊了一声:“怎么又吵上了?”两个人依然在继续着争吵,他还是那样似有似无,依旧显得有些透明。
突然,传来剧烈的摔门声,两个人停止了争吵。李家真的出走了,他是去寻找,一个他梦里的,温馨而甜蜜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