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说要让我做个文学讲座,我当时很快想到一个题目,那就是《散文,情感真实的表达》。只是,由于自己和朋友的时间总是合不上,再加上我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资格,这个讲座到现在还没有弄成。感觉有些对不住朋友的盛情邀请。
当然,我今天把这件事搬出来,并非是谈论讲座,只是想说一下关于真实和虚构的话题。我说散文是情感真实的表达,其实就是在我的观点里给散文定了一个标准。我认为,一篇散文的优劣,与它情感的表达是否真实,有着很重要的关联。你想想,如果一篇散文,连感情都是虚构的,空有华丽的辞藻和动人的语句,能称得上好作品吗,相反,如果一篇散文情感真实,即使表达上再朴实无华,相信也能感动不少人,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上很多,也就不例举了。
不过现在的我,不敢说自己的散文作品有多好,首先我写的散文越来越少,随笔类的东西也只是大部分出现在了博客上。再者,感情越来越不真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敢太直接地表达。除去语言的问题,用自己的衡量标准来看,水平就是退步了,而且退步了不少。至于说感情不真实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一方面是博客上看的人太多,其中不乏自己的亲人、朋友,有些真实的情感不太愿意让他们看到,所以在文字里有所隐瞒或者干脆改变了容颜。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发表作品都是用自己的真名或者固定的笔名,有些观点和想法,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或者针对性评论,自己又不愿参与这样的争论,于是干脆就不说了。慢慢的,散文作品里的感情就变得不真实,反映不了作者的真实思想,要不然就是些无关痛痒的闲情逸致、山水寄情等等。恐怕不仅是我这样,很多人也是如此吧。
下面要来说说的,大概就是虚构的问题了。在我的印象里,小说是种以虚构为主的文学体裁,但一直不敢去碰触小说,也知道自己不擅长。我说,我不是一个善于虚构的人,或者说,我不适合编故事,只适合生活在别人编好的故事里。但现在再来谈论这个问题,似乎和以前有不一样的感觉,慢慢地写了小说,也开始发表了一些,并非我虚构的能力有了多少提高,而是我发现了,小说比散文还要真实。我的小说里,就是自己发生故事的真实记录,或者是自己思想的客观表达。完全可以没有一点虚构,就把自己转移到了小说人物里,就成了一篇作品,这样看来,比那么藏着掖着自己感情的散文,是不是要显得真实得多呢。我想,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写小说,也是有这样的原因在里面吧,把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写进去,却可以推说只是小说里的人物的事,并非亲身经历等等,反正,思想是自己的,而有个主人公在做着自己的替身。
不管怎么样,在文学作品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真实和虚构。任何虚构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失真的虚构,也是失败的。而所有的真实,也不可能将它原原本本的状态再一次展现出来,同样有它虚构的一个方面。由此看来,真实和虚构是相互补充的,恰如散文和小说的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