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忘不了,初二那一年的一场出走。
那一年我14岁,本是叛逆的年纪,可是我却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我从小听话,遵循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导。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我都是他们眼里的乖乖仔。
就是那一年,身边突然多了很多出走的孩子,首先少不了我那一惯和父母作对的表哥,因为和他爸的一点小争吵就出走了,学校老师打电话说他没去上学,于是我舅舅找了他一天,终于半夜在游戏室里把他拉了出来。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连我那内向寡语的表弟也玩了一次出走,和外公吵了一架,于是在晚饭前跑了出去,到深夜还不见踪影,于是也惊动了家里人,四处寻找,终于在西山上发现了正啃着面包的他。
当出走似乎成了时尚,我也就成了另类。有一天早上,起床吃早餐,由于时间紧的缘故,我只草草吃了两个馒头就准备起身走人,但妈妈不让我走,硬是要我多吃一点才能走,她说什么早上要吃好,没吃好一天的课就没法上。于是我发火了,甩开她的手,夺门而出,这也许是我第一次对妈妈发火,出来之后,我突然想要是我也来一次出走,会怎么样呢。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出走。
一个人无聊地在大街上闲逛,说实话,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自在,没有老师给你灌输死板的知识,不用理会那该死讨人厌的练习作业,但我马上就联想到班主任那张严肃的脸,和妈妈严厉的目光。不知道班主任有没有因为我的缺席而通知家长,也不知道父母得知我没去学校会不会很着急,于是,我的心开始变得忐忑不安起来,望着匆匆过往的行人,也忽然万分的紧张,生怕碰到熟人。好不容易捱到中午,草草地在外面吃过午饭,然后在下午第一次踏入游戏室的大门,里面的人很杂,空气很差,让我难以适应,喧闹的人声,繁杂的图像,让我很快就逃离了出来,我开始后悔这一次糟糕的出走。于是我就找了离家很近的一个角落,坐下来看书,等待着父母来找我,之所以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是想让父母好找一些,但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来找我,到晚上七点还是没有等到他们的身影,我肚子饿坏了,只好悻悻地回家了。
妈妈见我回来了,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回来了?在学校做作业晚了吧,快吃饭,饿坏了吧?”我的泪忍不住流下来,轻轻地拭去,关于出走,我只字未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第二天上学,班主任见我,只是问我是不是病了,要我注意身体。这一次出走,就这样失败告终。
也许,对于听话的孩子,就算是出走,也是会失败的。
[后记]
我不知道这一篇到底能不能称作小小说,作为一个小小说的忠实读者,看了近十年的小小说,已习惯了传统的模式,现在也开始自己写,当写完这篇的时候,忽然感觉似乎不像小小说,或者说并不像我们平时印象里的小小说,仿佛又落入我写的散文里了,但这是我一直在尝试的写法,就是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写我的小小说,或许它只能算一篇散文化的记叙文,不过在我眼里,它是我一个人的小小说,希望大家给它提出建议和意见,让它更好地成长,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