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呆了很多天了,总是在这古城里闲逛,在遍布的店铺和琳琅的商品间穿梭,看到的是虹桥热闹的街市,是沱江河畔激情奔放的酒吧,还有那西门口的串串烧烤。
我不能否认,凤凰古城确实是一个好地方,它是我这么多年来的一个梦,一个一直在追随着的夙愿,这几天,我一直沉醉在这样一座美丽的城池里,我带着我的神往去抚摸它的每一块石砖,去感触它的每一寸土地,去呼吸它的每一方空气。我想,大部分来到凤凰的人,都被它的美所吸引,它的魅力诱惑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们。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还对朋友说,我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了,是的,当我想到再住上几天就要离开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有一丝的留连。曾在一本凤凰的画册中看到这样的话:“放下行囊,这里就成了故乡,拿起行囊,又要开始远行,你将会从此牵挂故乡。”是的,当我放下行囊,住进这个小木屋子里,凤凰就成了我心中的故乡,当我要离开,去远离心灵的静谧,回到尘世的喧嚣中远行,我会永远怀念的。
下午睡过觉,我突然心生一些奇怪的想法,去那些游客都不曾想到的那些小巷子里逛逛,去感受一下最真实的小城人的生活状态,习惯了热闹的街,习惯了穿梭的人群,忽然感觉到这小巷里的冰冷凄清,和大街的车水马龙的鲜明对比,我能触到一种痛,这是一种在繁华背后不被人所关注的凄凉,也许,不是因为心血来潮,我也并不会走进这些阴森黑暗的巷子里,我看到的,也只是凤凰古城繁华迷人的风貌,可是,生活在这样一座城池里的人们,究竟有多少人能像我们这些外来游客们一样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呢?我想,他们大部分还是在为了一口饱饭在劳苦奔波着吧,他们的生活方式似乎还停留在我所在的九十年代末的水平,在这样一个我梦里萦绕的城市里,看到这些,我真的很痛。
深巷里有一座文昌阁小学,一座有着悠远历史的小学,沈从文和黄永玉先生的母校,文化,带给我们知识和力量,可是在小学门口,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所谓的家,那是一个不足十平方的小店面,脏乱不堪,床上的棉絮破烂,女孩脸上和衣服都很脏,让我异常的触动,这难道就是这里人的生活?在这个有着两位大师的小城里,在大师的母校旁,靠文化改变了命运的大师的乡邻,能靠什么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走了不远,我看到一口古井,一老一少在井边洗衣服,用木棒在敲打着衣服,很宁静的感觉,苍苍大树,似乎让我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十几二十年前,井边矗立一幢四层小楼,装修别致,古色古香,名曰“古井客栈”,而它的旁边,全是破旧的房屋和巷道,有些已经几近坍塌,需要修缮,我想,古井客栈的主人一定是过的好的,可是他周围的很多人,还生活在苦难之中,可见,文化改变了一部分人的命运,而还有很多的人活在文化背后的苦难落后里,但是文化带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文化,更是生活的希望。
在西城门下,我遇到一位老者,伸手向我要钱,却没有任何理由,我诧异万分,怎么会有这样的乞讨方式呢?我坚决不愿给钱,朋友说我没有慈善心,我反驳道,这样的人,健健康康,有手有脚,凭什么靠乞讨活着,我想,就算是文化是能养活所有人的,如果只是一味的伸手乞讨,也是会饿死的。同样是乞讨,旁边有两个小孩子,在杂耍卖艺,靠着自己的本事向路人讨要金钱,为了生存,他们在做着自己的尝试和努力,朋友再一次拷问我的良心,我说,要给,因为他们懂得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就算是乞讨,也应该知道要怎样伸手,该不该付出汗水。
一下午的行走,使我对凤凰的印象多了一个层面,多了一些阴影的东西,而这些让我引起很深的思考,这是一座靠文化养活了很多人的城市,贩卖小商品的商人,开私人客栈的老板,饭馆、酒吧都在这里靠文化赚着钱,可是,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人生活在那样的黑暗阴森,那样的落后里呢?我们是该怪罪社会和政府,还是想想自己呢?有人告诉我,在这里,每一个商机都能让你过上清闲富足的日子,那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小城人过着那样的苦日子呢,人们需要反思。
不过,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也无从得知,我只知道,眼前即使是一块大蛋糕,也需要我们去动好刀叉。每一个来到凤凰的人也应该明白,这样的繁华背后的落后,也要引起我们的关注,这是凤凰最真实的一面,只有让这种忙碌落后的生活状态彻底改变了,凤凰,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心灵中的一方净土,才能成为安详自在的心灵故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