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2023-11-14 21:42:53)
这两周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新晋干部培训班。当人力资源部通知我有这个培训班时,我第一反应是不想参加的,主要的理由是培训时间两周之久,年底任务多眼前还有好多事要处理,而且目前整个部门只有我一人负责,还没有构成班子。说白了就是没有做到运筹帷幄的水平,很多事要事必躬亲。但是仔细看过通知后,内心还有一些期待,在跟主管领导沟通后,竟然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最后下定决心参加培训。

决定参加此次培训时,我给自己定个目标:学习、思考、运动健身、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此文既是校长留的作业也是我要做的学习思考总结。

那么如何规划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呢?这几天的课程讲很多管理之“术”,如组织行为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人才开发与管理、组织级项目管理等等,这些内容有理论支撑也有操作层面的指导,让我认识到管理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方法,但是在短短几天内消化吸收的很少,后续应有针对性的系统研学;而让我收获最大的是管理之“道”,尤其是《企业文化与高绩效团队管理》中很多观点、思想和方法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首先,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其中,组织行为学这门课从个体心理学和群体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了如何识人认人交人,“用人格特质理论来精准识人,用动机理论来高效激励人”。我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的讲述“人”的因素,必须研学。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内容则更为具体,讲述了管理者时间的分配、有效的检查、围绕工作推动外部关系、产品开发实例等等。这些内容看似是优秀管理者的经验总结,有很多实际的操作方法,这些内容应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当作工具书使用。

《组织级项目管理》的内容也比较具体,讲述了项目创新与组织运营、项目导向型管理理论、项目管理的概念以及基于项目的资源集成观等等。这些内容均是舶来品,是西方管理学广泛而通用的知识,这些概念、模型和方法更应该结合具体工作实际问题而开展,同样是工具手册。

《直线经理人在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内容涉及大量的人力资源相关知识,涉及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招聘与选拔、薪酬与福利、业绩管理、员工发展与保留、企业文化建力与引导、员工关系等内容,这些内容更书本化、理想化,适合人力资源岗位人员研读,作为管理者了解即可。

其次,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更应当掌握“管理之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则更为重要。而这是一个真正难题,理论和方法可以学习,而思维方法则需要修行才能进步。更为具体的说是如何管理好自己,如何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如何将所学到的管理之“术”匹配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

首先是要管理好自己应当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包括技能、知识、经验、优点和缺点,可以通过反思或者反馈的方法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之后再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个人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努力提升自己情商,这需要学习和实践积累;最后一点是对自己和他人都要保持诚实和透明,帮助自己建立自信和他人的信任。

其次是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曾有幸拜读过校长的一篇文章《晨思繁露》,“观”在不同的段位有其不同的内涵,一个人能否成功与进步在于能否善用“观”的力量。而观察力尤为重要,所谓观察力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一个人的哲学能力和思想方法,“思想方法不同,对客观事物与自己认知理解就不同,对理论构建和价值取向就会不同,对形势分析和判断就会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就会不同,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就会大不同,从而人生也就自然迥异。”所以观察力和思想方法尤为重要,这需要培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力,如人的行为、环境的变化等等;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知识是观察和理解事物的基础,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所观察到的事物;而更为重要的是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将所学到的知识和观察到的规律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并不断的修正观察到的理论,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高。

最后是用好管理之“术”。这需要在工作中,准确的观察并判断当前的状态,恰如其分的将所掌握的管理学知识和技能应用的到具体问题中,以解决个人和组织的活动。

总之要多读书、勤思考、会观察、用对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生活的答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