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4a510f8ft8ea131fc592c&690
小时候,家乡小镇的电十分的不经常,家中、学校便用煤油灯来照明。
煤油灯的制作十分简单,平时里,割草、拾柴禾的我们便常去公社医院的垃圾堆里翻捡并拾回几个丢弃的空药瓶,洗净、晾干,然后烧红一截铁丝,“哧”地一声便将瓶盖钻出了一个圆圆的小洞;接着找来一截四五寸长一指来宽的薄洋铁皮,有时也可将用剩了的牙膏皮撕开了洗净了来代替,将其包裹在一根竹筷上,旋转卷成一个空心的圆筒,用小锤轻轻敲打使其缝合;然后取来一块用剩的老套儿,撕出一小块便可搓出一柱檀香粗细的火捻儿,灌进圆筒作为灯芯,再小心翼翼注入煤油,最后拧紧瓶盖,一盏简便实用的煤油灯便制作成功了。有时为了携带方便,还可找来一小截细铁丝,缠于瓶颈,扭弯,既可手提,又可悬挂,更方便实用。
儿时的我们最怕天黑,所以,一到夜幕降临,大人们吩咐上灯之时,我们兄妹三人便会互相指使着,推搡着去屋内取灯,但一个人单独去取灯的胆量,我们兄妹们往往都是没有的。于是,我们三人便手牵着手,衣袖抓着衣袖,排成一排,蹑手蹑脚提心吊胆地摸进黑咕隆冬的屋里,桌上,柜上,墙上……四处用手胡乱地一阵摸寻,往往一不小心,绊翻了桌上的瓶子,或者隔壁邻居家忽然的一声猫叫,其中一人猛地一声大喊:“唉哟,快跑,鬼来了!……”我们人人便吓得抱头鼠窜,有不小心跑急了的被门槛绊住跌在地上摔个饿狗抢屎嘴啃泥的也有,但哪顾得上疼痛和哭喊,赶快飞也似地爬起来又逃命似的狂跑,往往此时,慈祥的母亲发现了,便会默不出声从容地走进一片漆黑的屋内,取下挂在壁上的煤油灯来,划燃火柴点亮,于是,整个屋内便顿时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光明!
在儿时的记忆中,那丝毫不起眼的煤油灯,真是光明的使者,黑暗的克星啊,更是驱散儿时的我们恐惧心理的依靠和庇护神!
后来,我在家乡小镇念完了小学、中学,那时候,学校常停电,上晚自习时,班上一些有钱的同学便常去校门外一户老两口开的小卖部,花上五分钱买上一只红红的蜡烛点上,在红红的烛光下看书、习字、复习功课,那情那景真令人羡慕不已。苦于家中贫寒,勤俭的父亲便亲自动手做了一盏煤油灯送我,拿到班上,同学们都笑话我说,那灯既不好看,也不美观,甚至有些简陋,唯一的优点就是点起来火焰大,光亮!是啊!比起蜡烛和其它的灯来,煤油灯是有些简陋,但煤油灯经济、实用,发出的光多,照亮的地方大,这也正是煤油灯的优点啊!
正是在一盏如豆般温馨而明亮的煤油灯的亲密无间的陪伴和照耀下,经过十多年寒窗灯下埋头苦读,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师范生。多年以前,当我重又回到家乡小镇教书时,乡下学校依旧时常停电,村里的孩子大多家境十分贫寒,即使寒冬腊月也依旧穿着一件单薄的上衣,光着脚板只穿一双黄布胶鞋,脚手时常冻得犹如紫红的嫩姜,让人心疼不已。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执着,那种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和品质更令人心动和激动不已!
苦于孩子们上晚自习无钱购买蜡烛照明学习,每每我批改完作业之后的闲暇时间里,便时常去乡上卫生院里托熟人要回一些废弃的空药瓶来,洗净,晾干,并上街买回薄洋铁皮、铁丝等物,一有空闲,我便呆在屋内熟练地做起煤油灯来,几天下来,竟做了一大堆小巧玲珑而又精致的煤油灯。
一天上晚自习时,我将全部做好的煤油灯拿到班上分发给那些家境贫寒而又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手中,当所有的煤油灯一一点亮之时,我竟然发现不大的教室里燃起了一片明亮的星光和晶莹的泪光,在乡村漆黑的夜空中,充满了温暖、光明和希望!
在灿烂的星光中,我仿佛觉得自己竟也变成了一盏指路的灯,虽不耀眼,明亮,但实实在在,朴实无华,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燃烧了生命,托起了乡村的明天和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