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前几日去书店给翔买儿歌,选好刚要结帐时突然发现一本“三字经”,而且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里面配着可爱的插画,一见之下甚喜,因我一直蛮想看看整个“三字经”到底是什么内容,平时耳熟能详的也不只不过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几句,所以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回家闲瑕时先将儿歌读给翔听,翔听了一会儿就去玩自己的去了,看翔不是太感兴趣,就换了三字经自己欣赏诵读起来,刚读了几句,翔就颠儿颠儿地过来了,坐在我身边听的津津有味。说真的,三字经在我读来也不太好懂,好多意思必须看注解方解其意。但翔一副深解其意的样子,真让我忍俊不禁。因太长,读了一半儿就吃饭去了。
第二天故事会开始,让翔选喜欢的故事书给他讲,翔从众多书中找出三字经,喊道:“经”。于是我问道,要听三字经吗,翔猛点头。细想翔对三字经的偏爱尤甚儿歌,其中原因可能一是三字经好读,三字一组,容易上口,二是图片可能比儿歌的漂亮吧。
如此连续读了几天,一天最多读两遍吧,昨晚老公在家陪翔玩儿,无意中拿起三字经读起来,刚读两字,翔就接上后面一个字,老公索性一直问下去,接果翔对答如流(三字经的前半部分,约五分之一吧),我在旁边看的是目瞪口呆,诧异万分。
说真的,因现在对宝宝学习国学,众说纷坛,褒贬不一,所以从内心里还没有什么从小培养通晓国学的宝宝的想法,读三字经给翔听纯粹是因为翔喜欢才读的,若这么小的孩子不喜欢是不会强求的。还有唐诗,如今有说法说太小学唐诗对宝宝的身心发展不利。但翔也是喜欢听,我仍是按照翔的意愿,喜欢就念给他听,我想既然他喜欢听,应该没有多大的不利吧?再说现在众说纷纭,说不定哪天又有人说利大于弊呢。管他呢,因材施教,翔喜欢就好!
翔,在这里,妈妈想对你说一句:宝贝儿,你真的很聪明!妈妈天天给你读记得还没你多呢,以后妈妈也要用心去读,向你学习,我的宝贝儿!
1、关于宝宝学国学的利弊一说摘文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琅琅读经声来自3岁幼儿天天。据了解,目前,部分幼儿园已开设诵读经典课,主要教授《三字经》、《弟子规》等。社会对此反应不一。
天天是某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每天早上,他和小朋友都会在老师带领下背诵《三字经》。如今已熟背一半儿多。不过他只会背而不解其意。因为老师并未讲解。老师的说法是“现在讲解,他们也听不太懂,希望孩子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受熏翔”。中班的孩子则已开始背诵《弟子规》。
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多数以自我为中心。而诵读经典则能让孩子们了解并学习中华民族几千年总结和延续下来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不光幼儿园,一些培训机构也开设了诵读经典课程。有些家长还到书店购买相关的书,回家教孩子。但也有部分家长对国学不“感冒”。他们承认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但却不赞同年幼的孩子去学。“国学印有过去时代的烙印,有些内容是封建糟粕,恐怕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2、关于宝宝学唐诗是错误的一说摘文如下:
错误1:教幼儿背唐诗
你是否热衷于教你的宝宝背唐诗?并以他小小年纪就能熟练背诵为荣?每每有朋友到家里来玩,还一定要小宝贝背两首来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
教育专家说,孩子在上学前就能背唐诗,貌似不错,可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弊大于利的。
唐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词造句极其精练、含蓄,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颠倒字词正常顺序的事常有,这与现在人们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幼儿尚处于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凝练的唐诗,要让幼儿读熟、读懂,并受到教育,谈何容易?
科学做法:
建议年轻家长让孩子多吟诵一些儿歌。幼儿感知事物是从表象入手的,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儿歌正是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儿的心灵,可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