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会像贾宝玉吗?

金庸说过:“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曹雪芹虽以贬笔写宝玉,可是这“贬”中却无处不体现作者对宝玉的喜爱。“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段誉与贾宝玉,一个是武侠中的情种,一个是情感上的痴儿。两个人身上却具有惊人的相似。
从身世上说,段誉是北宋朝大理国王爷的公子,日后是大理国的君主。宝玉石荣国府嫡派子孙,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两个人都是富贵温柔乡里的珍宝,而不同的是宝玉厌恶官场生活,不屑于走仕途之路。段誉却能以仁爱治天下,秉承贤君遗风。同样都是不平的年份,面对官场黑暗、世风日下的景况,宝玉选择了远离,段誉选择了以己之力,慰百姓之心。
就容貌而言,《天龙八部》里的段誉,一袭青衫,容仪如玉,明净灵秀。《红楼梦》里的宝玉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送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时而有情。”二人一柔和有余,一俊美相当,一河岸而立,一成影于旁。仿若兄弟,却神里梦里较个别不同。所以二人在小说里那种让人羡慕的艳遇似乎就没什么奇怪了。
再说其性情,两人都是天真、善良、率性、随和,才情相仿,却又都有颗罕世的痴心。段誉没有世俗的心机,天真爽朗,孩童的笑容,眉宇间自由一种高贵之气。聪慧可人,悟性非凡。六脉神剑,北冥神功,这些高超的武学功夫却被他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最终运用的得心应手。宝玉的痴,有前世缘定的痴,有不思难解的痴,有大彻大悟的痴。紫鹃一句玩笑话,林妹妹终究是要家去的。只此一句,消得宝玉魂魄失守,心无所知。正如贾雨村所言,大仁大恶两种气体相遇,使男女偶秉承此气而生者,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

一个人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出身,段宝二人都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血统高贵,一个为天皇贵胄,皇储之尊;一个是公侯世家,功臣之后,都有一个身份显赫的父亲和视他们为掌上明珠的一大堆其他长辈,从小被宠爱甚至是溺爱那是最为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令人惊奇的是二人身上绝少有纨绔子弟的骄奢跋扈、不学无术,反而饱读诗书,明经重理。这都要归功于他们都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但二人的率性、自然,本色、纯实,聪慧、悟性却是天生的。段誉是一块要“锻”才能显示其价值的“玉”,而宝玉虽是玉,但本质是一块“补天无才”被弃用的顽石,故为“假”宝玉。二者有很大区别,但殊途同归,二人最后都以一个最“真”的人的形象诠释了他们的生命。
二人身上具有的优点似乎让人觉得他们不属于他们身处的时代,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讲,他们身上具有“现代性”。在他们身上,灵气,聪慧,个性,叛逆都算不得什么,最可贵的是,在他们眼中,人天生平等,无贵贱高下之分,只有真假之别。这里所说的现代性在于他们都能平等待人,出于性情而非功利。段誉不会因为南海鳄神是黑社会就看不起对方,贾宝玉也不会因为蒋玉涵是个戏子而另眼相待。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绝不是因为对方是贵的还是贱的,男的还是女的,儒的还是道的。他们待人接物的唯一标准是:彼此都为率性之人,纯粹精神上的认同。
在用情上,大概没有什么能比“痴”字更能恰当的概括二人了。然而段誉之“痴”非宝玉之“痴”:段誉之“痴”是对美的追求,宝玉之“痴”是对真的追求。别看段誉在他美妙的传奇历险途中见到漂亮MM是见一个爱一个,很多人都认为类似于贾宝玉的滥情,这实际是对段誉和宝玉的误读。段誉之情于情欲无关,而是出于对美的崇拜。宝玉虽与情欲有关,但其内心却从未丧失其真。内心美的人才懂得欣赏美,段誉喜欢的人大都具有审美上的象征意义。
乔峰之美是豪壮美、钟灵之美是灵动美、语嫣之美是气度美,太湖之美是自然美,佛学之美是哲理美,段誉能时刻感到美的生动和跳跃。当段誉不幸掉下无量山谷,全无出路,他自忖没法活命,但看见谷内景致幽雅迷人,月色溶湖、丛花吐艳,竟然高兴起来,感到葬身于此,实在无憾。被鸠摩智绑架要烧死在慕容博坟前,他不但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开始欣赏起朱碧二婢的琴艺,对自己的身后事考虑的很少。对王语嫣的痴情,简直超越了人的本性,更像对抽象的纯美、对人生和爱情本身的痴情。当知道他所爱的人痴恋表哥的时候,就默默跟随,多次追求不得反而屡遭讥讽,吃尽苦头而不气馁,反而衷心希望自己所爱的人有幸福的归宿。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如段誉般超然,便是幸福。王语嫣这个形象的出现,在我看来,于整部《天龙八部》的故事情节没有太大推动,她最大的作用就是衬托段誉的“痴”,让读者由衷的爱上这个用情专一,内心纯美,洋相百出但始终保持高贵尊严的倒霉蛋。《天龙八部》是个悲剧,但段誉却是喜剧的。相信查老先生在考虑天龙结局的时候也不忍心让这么可爱之人忍受太多磨难,所以给他来个中国式的大团圆。

宝玉之痴和段誉之痴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内心的负责。心中有美才能欣赏美,心中无伪才可甄别真。一件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宝玉之痴之真:宝玉与父亲游大观园,贾政说最喜欢稻香村的纯朴天然、农家风貌,众清客暗示宝玉附和,但他执意说稻香村不及潇湘馆及怡红院,正因在大观园之中,稻香村是堆砌出来的假纯朴,潇湘馆及怡红院的优雅富贵,反而自然。黛玉宝玉后来分别居住在这两个地方恐怕也不是作者曹公随手安排的,恰恰是因为宝黛二人是最真之人。
段誉是见人爱人,这和他佛经读多了有关,宝玉是人见人爱,则是因为他是最特别的男人。《红楼梦》中,爱宝玉的人各有理由,丫鬟们如袭人小红之爱乃是因为他的身份,希望有朝一日能像赵姨娘一样做个偏房;仆役下人们爱他则是因为他是未来的主人,事关生计,不得不爱;这两种人其实是最多的;晴雯妙玉辈爱他是因为他是帅哥,并能真诚待人,其中也不乏有真的爱情;长辈们爱他是因为他是贾府的未来,最有条件成为家族中兴的关键人物;门客清流们爱他是因为他有个当官的父亲,拍儿子马屁和直接拍老子马屁有异曲同工之妙;大观园的小姐们爱他是因为他具有那个时代平常男人不具有的气质,纯属异性相吸。我们不妨仔细归纳这爱的背后有什么东西:原来所有爱他的人都脱不了功利二字。有功利便是有目的,就算不得“真”,惟有黛玉之爱,是精神层面的,不掺杂任何杂质,乃是出于真情,纯粹而自然,纯洁而美好。作为宝玉,他欣赏的女子众多,但钟情的其实只有黛玉一个,“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他欣赏众女之情,与钟情于黛玉之情,素来分得一清二楚。黛玉香消玉殒之后,整个世界就没有真的东西了,所以消极出家就成了他最后的归宿。他对“真”的追求也只能到虚幻的世界里去继续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段誉是喜剧的,宝玉是悲剧的。

二人命运的不同,源自二人性格的区别。如果有人问,段誉和贾宝玉,更喜欢那个,相信大多数人会回答喜欢段誉。读者对二人的感情,于段誉是爱,于宝玉是怜。从形象上来讲,段誉是阳光的,宝玉是阴暗的。同为显赫大家,段誉之家虽南面为王,但素来行事光明正大,没有丑恶的宫廷阴谋和政治斗争,按照江湖礼数办事,家庭氛围民主和睦,加上他行走江湖经历磨练,阳光性格自然就养成了。然而宝玉生长在“除了门口的狮子没有一处于净”的贾府,所接触到的人都是“假”的,一切丑恶的东西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但偏又以冠冕堂皇的面目出现。生活范围不如段誉广阔,宝玉这块纯真的补天之石也不免染上了假的成分,想保持其真而不得,然宝玉偏又不具备段誉的超然,痛苦自然也就免不了了。面对挫折,段誉是坦然从之,宝玉是泪眼相对;面对真爱,段誉勇敢追求,宝玉消极等待。命运源于性格,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错。难怪二人都有佛性,段誉能舍己为人,最后却当了皇帝;宝玉绝做不到舍己为人,而结果却做了和尚。
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为什么仅有“四大美女”?
千古第一女才子兼女赌徒
杨贵妃身后的四大谜团
中国古代第一个神秘的色情美女间谍
“聪明的一休”竟是个花和尚
《天龙八部》到底讲了什么?
唐朝贵族们为什么都不愿意做驸马?
梁祝传奇是同性间的情感哀歌
东汉后宫的荒淫世界
谁才是你心目中真正的《射雕英雄传》 中国古代“二爷”们的悲惨结局 谁才是中国的四大美男?
中国男人为什么都羡慕韦小宝?
谁才是金庸笔下独具个性的“侠士”?
中国传统的典故真的可信吗?
金庸笔下的一部反武侠的武侠小说
别“刻意”毁了新版《红楼梦》
历史上最早的“三陪女”
金庸笔下的杨过究竟有多“狂”?
新版《红楼梦》究竟有多失败? 谁才是金庸笔下最感人的爱情?
谁才是《天龙八部》中最潇洒的人?
谁才是古龙笔下最惟美的飞刀?
诸葛亮真的娶了个丑妻?
倒追才子却屡遭拒绝的倾国名妓
《大闹天宫》因何会成为经典? 汉服,究竟何时才能回归中国?
爱神维纳斯为什么断了双臂?
谁才是“狐狸精”中的大姐大?
美女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金缕玉衣”真的能够长生不老吗?
古代青楼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揭密历史中真实的太平公主
谁才是古龙笔下最令人震慑的奇女子?
中国第一女状元为何向孔子挑战?
闯入《红楼梦》大观园中的狼
清朝名太医为什么都不愿意入宫? 《红楼梦》中的妙玉究竟是什么身份? 元春省亲为什么要去探望妙玉?
被误传近千年的中国历史第一“绯闻” 从《射雕》到《神雕》中最华丽的转身! 褒姒真的是红颜祸水?
《让子弹飞》究竟都隐喻着什么样的历史?
87版《红楼梦》为什么能够持久不衰? 楚留香究竟是何许人士?
僵尸为什么总是穿着清朝的官服?
《红楼梦》中的黛玉嫁给宝玉会幸福吗?
“守宫砂”真的能够检验女子的贞操吗?
点击此处,看海风夜空全部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