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黄菜

小时候,每到秋末冬初,村里人便要卧黄菜。
卧黄菜,就是腌酸菜。原料是白菜帮子和萝卜叶。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开水煮了放在缸里发酵后,就成了黄菜。卧黄菜的白菜帮子和萝卜叶,要到洛阳东关的菜地里去拾。
我总盼着去拾菜。清晨,坐上爷爷的黄牛铁脚车,伴着那“丁当丁当”的铜铃声,很快就到了东关菜地。那儿的萝卜地、白菜地一块挨着一块,白菜帮子和萝卜叶扔得满地,可劲拾就是。更主要的是,回来的时候还能喝上一碗羊杂肝汤,解馋死了。
晌午时分回到村里,却不回家,径直去了河滩,那儿是洗菜的好去处。河从我们村前过,河边有座药王庙,庙前的河水最清。把白菜帮子和萝卜叶卸进河水里,顾不得水冷,我们踩着鹅卵石,洗菜、抓鱼,尽情嬉戏。半后晌收菜回家,再用井水清一遍,那白菜帮子白生生的、萝卜叶绿油油的,可干净了。
奶奶早把一大锅水烧开了,立马下锅煮拾来的菜。一锅一锅地煮,一锅一锅地捞,一锅一锅地放进准备好的大缸里。末了,用一块干净的大石头重重地压在菜上边,不日就卧成了一缸上好的黄菜。
在漫长的冬季里,我们一天三顿就吃黄菜,酸溜溜的,吃得直倒胃口。那时候我常常想,啥时候才能不吃这黄菜?
如今,村里人很少吃黄菜了,我却思念起黄菜来,常常对老伴说,咱回一趟老家,再卧一回黄菜吧。
发表于2005年12月27日
[洛阳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