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经典欣赏 |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董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今天我们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份相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一份承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是一份修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那是一份告诫。
这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里,塑造着我们的容貌,淬炼着我们的思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蜀道,是李白从长安回家的路。一首《蜀道难》,道尽了这条路的艰辛和崎岖。
但是也正是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让天才诗人李白,凭借着无尽的想象力,留下了不朽的华彩篇章。
想象力是诗人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的一双翅膀。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没有想象力,也就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曲苍茫的《敕勒歌》,那是来自风云激荡的南北朝的声音,那是一千五百年前气势恢宏的历史的画卷。短短的二十七个字,妆点了诗词的国度。
让中国诗词,在《诗经》的纯真,在《楚辞》的泛滥,在唐诗的繁盛和宋词的高雅之外,又多了一种气质和风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笔下的长江,有着这世界上最美的景象。
清晨,那是“朝辞白帝彩云间”;
春天,那是“烟花三月下扬州”;
一个人坐船,那是“孤帆一片日边来”;
而登高怀古,那是“凤去台空江自流”。
我想这千百年来,正是因为有了李白,也为在江上奔波的旅客们,找到了一份心灵的寄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年近半百的孟郊,终于得了功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母亲,写下了这首感动千年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我相信直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记忆里,都会有这样的场景:
我们穿着母亲准备的衣物,我们带着母亲收拾的行李,挥手与她告别。
而当有一天,我们终于越飞越高,是否还会记得,老母亲最期盼的眼睛。
如果说,告别母亲,走出家门,意味着我们的成长,那么抱着拳拳之心,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意味着我们的成熟,在这里也要祝天下所有的父母亲健康平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大漠孤烟,长空冷月。那是战士厮杀的战场,那也是人们灵感的源泉。
自古以来,一条条保家卫国,守边戍疆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充满了牺牲,也充满了荣光。
在今天的《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上,就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那流传千古的家国情怀,再一次来传唱那一篇篇激荡人心的边塞诗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是朱熹的一首代表作,他以哲人的笔触,写下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
春天,是一个耕种的季节,而在这个新春,我们又一次撒下了诗意的种子,期待有一天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文本来源/网络
文中国画/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