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
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曾亲自教导弟子制作沙坛城。自从,这门精致绝伦的宗教艺术,就历代相承毫无间断。11世纪,佛教由印度北传到西藏,绘制沙坛城的技艺就保存至今。
沙坛城选用特殊沙砌成。由于沙是构筑世界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沙坛城难建而易毁,美丽而脆弱,转眼就消逝,最能具体揭示有情世界“虚幻无常”的空性本质。所用的白沙,是以手工磨制特殊石头而成;再经染色,方才成为沙坛城的基本素材。共有白、黑、蓝、红、黄、绿六色;除黑白以外,其他四色又分为深、中、浅三种层次,总共可调配成十四种颜色。一般而言,蓝、黄、红、绿、白五种基本颜色,对应着五方佛及五智。
沙坛城的制作,需要数位乃至数十位训练有素的喇嘛合作才能完成。制作之前,喇嘛会先在台座画好垂直线、对角线、圆形等几何图案,打好构图定位的基础。然后描画轮廓线,再从中间开始绘制,逐渐向外。每一个步骤,都谨遵佛陀所传密续如法炮制,至今不变。东西南北各方有喇嘛负责,需要一两天才能完成。制作沙坛城的喇嘛,都经过严格训练,每一细节都必须牢记,不可擅变。喇嘛制作的动机于完美程度,关系到观看者是否能从中得到最大的加持。
空场
构图开场
局部着色
局部
复杂的边缘
中央部分完成了
修饰边角
压线
一一点缀
坛城之外的构图
栩栩如生的动物
每一个等级颜色都不同
绘制坛城的门
撒下沙子
最后的莲花蔓花边
完美的坛城
藏密僧人绘制曼荼罗的过程实在令人震撼,尤其是最后将精美坛城分割扬弃,沙粒诉诸流水,这展现了生命的短暂易逝。经过喇嘛的精心描绘,整幅图画结构严谨、色彩丰富,借助沙粒这种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将佛教的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端坐正中的佛,还是佛周围神态各异的生灵,还是坛城周围那朵朵缥缈的云彩,都恰到好处的拥有了各自的神采,和谐的构成了圆满的世界。更令人叹服的是,整个图画是一气呵成,喇嘛们完全是将他们心中特有的世界观熟练而准确的表达了出来,这一创作过程也契合了曼荼罗存在的意义。漫长的创作,成功后短暂的喜悦,然后是毫不犹豫的“毁灭”。这就是所谓成、住、坏、空的道理。从漫长的付出和坚持,到短暂的收获,再到最后空无一物的坦然。
前一篇:漂亮壁纸——纽扣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