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2007-04-04 12:46:18)
标签:

于特里约

油画

艺术

分类: 国外油画
莫里斯·于特里约(Maurice Utrillo)
莫里斯·于特里约1883年生于蒙马特.他是杂耍女艺人,后来成为德加最喜爱的模特儿,最终自己也成为画家的苏珊·瓦劳东的私生子.他的父亲--一个勃瓦西人失踪了,留给儿子的全部财产便是嗜酒如命的遗传.1891年,一位西班牙画家盖尔·于特里约收养了这个孩子.他学业平庸,懒惰,涣散,不守纪律,而且不幸无人管教,终日所思的就是偷偷喝酒.被学校开除之后,他进了职业中学,不久,又为学校所不容.然后,他进了里昂银行,但很快又遭到解雇.人们把他交给住在蒙马特的祖母·可老太太也根本不管他,听任他去闲逛和酗酒.下面就是弗朗西·卡尔戈在一本著名的书中所描写的,现已成为传说的于特里约生活插曲:长时间的纵酒作乐,然后便发神经病.由于晚上发疯,白天痴呆,所以到圣安娜医院住院治疗.母亲的训斥对不可救药的游手好闲不起任何作用,强迫他作为药来接受素描和油画作业.他定居蒙马特,然而再次堕落,因为他的癖好是驱逐不了的……不过,让我们暂时停一下,因为年青的莫里斯终于拿起母亲塞到手中的画笔,被迫去画画了.在既无老师,又无信念地乱画的情况下,他竟然一笔画出了具有奇特个性的东西.从1902年到1904年,他在蒙马尼和蒙马特共作了近一百五十幅画,它们与当时人们的习惯所见毫无共同之处.在探索了几个月之后,他又厚又脏,粗糙不平,确切地说是暗淡无光的画面发生了变化.到底受到了什么神秘的影响?谁也不知道.总之,这位被逼上梁山的画家开始有杰作问世了.这个醉鬼,这个堕落者,这个从酒馆跑到监狱,从监狱跑到收容所,从收容所回到痛心的母亲家里的不负责任的人,这个被百姓嘲骂,孩子们驱赶,闲逛者欺负,警察毒打,被收藏他画的旧货商、画商、山包上的酒店老板剥削的无自卫能力的可怜家伙,作画乃是为了满足酒欲,可画起来却是颇有天分的一付大师模样.他是个天真的现实主义画家,为了表现出墙壁的白,他竟使用了石膏,沙子和胶水.他以瓦工兼画匠的细致和教堂建筑者的神秘主义,深情地塑造着蒙马特破屋积满污垢,光秃裸露的墙面,表现着郊区笔直街道令人绝望的单调,胡同院落的凄惨悲凉,农村小广场平和的乡土气息.暗淡的小镇,冷清的大道,不三不四的旅馆,卖劣酒的小店,细弱的树,病态的草,简陋的农村小教堂,世上最贫穷,最平庸,最整脚的一切,都被他以直觉的力量和纯洁的童心改变了模样.最破落的小教堂就这样变得和大教堂一样雄伟.他只需在灰白色的天空上画几片云朵,便足以使我们迸发出无法形容的轻松之感.在他的笔下,就连一块被人踏来踏去,歪七扭八的石头也产生了迷人的魅力.在他"白色时代"(1908-1914年)的六年中,于特里约以报纸一样的价格卖出了他的一些油画,而今天它们都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惹人眼红的藏品.这是些真正的杰作,在凡夫俗子眼中全无画意的对象,竟变得那样宏伟壮观.这是因为世上本无自己饶有诗意之物,而只有不识诗意之人.
   那些放荡酗酒之夜竟然毫不妨碍于特里约白天清醒热情地正常工作,这似乎使我们感到不可思议.他的作品并不因经常的发病而减少数量,也不受多次住院和进精神病院的影响.他进过萨努阿的荷威尔德加医生诊所(1912和1914年),欧勒内小树林医院.他从该院逃走,但马上又被送入皮克比精神病院.1919年他再次入皮克比医院就医,1921年又到精神疗养院和圣安娜医院住院治疗.最后,他还被长期幽禁在依沃里的精神病疗养院中.同样不合常理的是这个被酒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怜人竟能构思出一幅幅有条不紊,合乎逻辑的作品.画中既无倦意,也无病容,福音般的真挚带来了柔情和新鲜.这个被诅咒的一贫如洗的人除了造化和直觉之外,别无师承,竟能有如行家里手般地作画,具有天赋的干练与深沉.既然如此,他自1909年起,在戈尔多路画室凭着彩色明信片作画,也就无关紧要了.没有任何理论和任何学派的画家扰乱过他的视野,大自然无尝地给予了他表现手法.作为建设者,他画的建筑物都结结实实地立在地上,他的教堂都陡峭地伸向天空.作为建筑师,他的河岸,街巷,林荫道都以严谨的透视向地平线延伸过去.作为色彩画家,他有准确的色调,色阶和空气关系.他的乳一般的白,歌唱着的灰,淡淡的兰,柔和的绿,响亮的红,绒样的黑都是难以分析的.他最初的可爱笨拙变成了并不窒息可喜纯真的无懈可击的熟巧.他的表现手法非但没有因为他不断的住院而暗淡失调,反而变得愈加坚固,甚至欢快.正是1912年在萨努阿精神病院中,他的"白色手法"变得更少忧郁,更加活泼朴实(《烘饼磨坊》,《圣艾尼昂教堂》,《萨努阿的水塔》).1916年,他在犹太城精神病院住院之后,画中的形彼此分隔开来,颜色在熊熊燃烧,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变得清楚了…….然而,他这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他再无更多的东西可以表达,他今后将走向自己的成功,去接受荣誉,并亨受它所带来的好处.他在1909年参加了秋季沙龙,1913年开了个人画展.他已经成为得到赞赏的知名画家.他有买主和崇拜者一如利伯德,米尔博,埃利·富尔,弗朗西·加尔罗,有为他卖画的画商和买他画的收藏家.他的一幅作品在1926年以五万法郎售给德鲁欧拍卖行.塞尔日·迪阿基列夫也请他设计芭蕾舞《巴拉博》的布景和服装.同年,他与苏珊·瓦劳东,安德雷·于特尔搬入于诺路别墅新居.1928年,又荣获荣誉团骑士称号.1935年,他与伯威尔丝夫人(吕西·瓦雷尔)结为伉俪.他的展览会一个接一个,画价抬高了,造他假画的人也多起来了.曾因弱点而强大,除了穷困和天真以外别无财富的他,这个在放荡,落魄和屈辱中才成为伟大画家的私生子,一变而成为衣冠楚楚,门第高贵的柔弱老头,变成了好丈夫,好公民.这个提心吊胆,受制于人,笃信宗教的小资产者,不再为创造,而为生产去作画了,成为荣誉无加的名画家.随着他过上舒服日子,他的艺术干涸了.从酒中汲取的冲动曾把甘美的宗教虔诚赋予他的作品,而自从他不断地去教堂之后,他却再也画不出那种深情了.他懂得道德之日,也是失去纯洁灵感之时.他既改掉了恶习,上帝也就离开了他.他的手再也不如昔日醉酒时那般遒劲,尽管他戒了酒,画笔仍然不听使唤.不过,莫里斯·于特里约仅十年中完成的作品就已经是人类和平的绿洲,同时也成为一个不解之谜.他应被列入那些被称作朴实画或现实平民画的画家之中,他在亨利·卢梭之后,又在其他画家之前.这些画家都在我们这个世纪应时而生,以加强心灵和直觉上的抗议.当我们如同《战争与和平》之中的安德烈王子那样扪心自问:"在这一生活中,我还有什么不懂的东西?"时,我们便想到这些画家,他们由于某种天意,而得到了特权,在这个世界上,自发地探索着一个躲避我们良知的秘密。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于特里约油画风景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