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三语文组总结与反思

(2018-07-02 10:13:25)
标签:

中考

语文教学

反思

分类: 中学语文

看了张校长比较的几次成绩,我们语文组也进行了认真的研讨。昨天和各位备课组长交流,也感到很有收获。下面我把我们语文教学上的反思分三点给大家汇报一下。

一、语文教学的方向发生了偏差。

昨天,物理组刘冬梅老师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物理教学注重了实验教学”。我认为她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初三物理教学成功的奥秘,那就是他们平时的教学和复习抓住了学科的精髓和灵魂。物理教学的精髓是什么,就是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我们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精髓是什么?语文教学的精髓就是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反思我们平时的行为,恰恰背离了这一点。我们一课一研研讨的重点多是:研究哪些题型我们没练过,哪些题型学生出错多;这种题型我们可以给学生总结出哪些做题的方法和套路来。而很少研究怎样用语文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他们鉴赏语言的能力。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麻木”,他们看到一篇精美的文章或者句子,不是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而是机械地用“这句话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这样的套话去答题。这样久而久之,答题的套路可能练得很熟,但能力却丝毫没用得到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无从谈起。所以,反思近些年的教学,特别是进入初三以来的教学,我们也下了不少功夫,也很善于向其他备课组学习,但是学习借鉴的同时,却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科教学的精髓。语文不是数学,不是物理化学,只注重方法的总结,将语文教学引入了“斜路”。

昨天张校长引用了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语文其实很简单……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所以说,阅读才是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我们认为,学生的阅读分为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两种。如果回到初一,在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邢珍老师提过的“阅读储蓄卡”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在学校和年级的层面上应该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方式,以保证学生阅读的热情持续下去;被动阅读指的就是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比如利用阅读课进行美文批注等等。另外,语文课也应该致力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比如每班可以订阅一份报纸,每天观看《新闻联播》等等。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组建文学社等等。总之,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才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几项具体教学措施的反思

过于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忽视了现代文的教学。特别是进入初三以来,因为功课紧,我们就基本放弃了现代文的教学,而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古诗文的学习。古诗文的积累必不可少,古人多背诵,是因为文言文是他们的书面语言,而我们的学生需要用现代汉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考试前几周,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在作文的结尾升华文章主旨,于是我们重新拿出初一时学习的一篇现代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学生反复读背这篇文章的结尾,并模仿写作。结果很多原来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都能得到提升。所以,从这一个教学的片段来看,我们只看到了古诗文中有中考的考点,过于急功近利;而忽视了现代文的名家名篇对学生语言表达、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熏染,本末倒置,也会造成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提高,特别是一些偏科的学生语文成绩忽高忽低或止步不前。

其次,我们最后的复习过程中,也只是注重了重复的训练技巧,过于注重总结方法,而没有真正培养起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例如:病句中有一种类型,是“随着……使……”这个句式的特点是缺少主语,学生经过反复训练、讲解,人人都会判断、会修改。如果你以为这样就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的,就错了。因为接下来你会发现,他们依然在自己的作文中不自觉地写出这些病句。所谓的“循环讲解”,导致学生只会机械记忆,缺少对语言文字真正的理解感悟能力。

所以,假如回到初一,我们要从具体的教学措施上要加以改进,在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现代文的学习,多背诵名家片段,多模仿写作,不舍近求远,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少从套路出发机械答题,让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真正成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范例。

三、教师的过于“勤奋”造成了学生学习过于被动。

中考之前,我们给学生留了四节课、四节自习和四个晨读的自由复习时间,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给学生编辑了一份“自由复习指导意见”,将复习的内容一项项列出来供他们参考。即使这样,我们发现,在自由复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仍然没有计划,没有头绪,乱作一团。

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责任还是在我们老师。学生从初一开始,老师们就开始了对他们的无缝隙管理。基本上无一刻无老师。体现在语文教学上,我们把能做的都替学生做了,比如,给他们整理名著知识;给他们总结做题方法;把每一节自习课晨读的任务具体到每一分钟。一旦任务少或者布置不明确,学生就不知道干什么,自习课就会纪律混乱。我们自认为这是老师的认真负责,但是这样的无缝隙管理,却让学生逐渐失去了自我和自由。考试之前,我们还感叹,我们能给学生做的都做了。但是现在想来,这个想法是多么不对啊!不能独立学习,就不能独立思考,就没有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感悟。一直到他们毕业,在语文学习上,我们都没能培养起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不是我们太负责,而是我们太失职了。

所以,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如果回到初一,我们一定会学会放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读课文认真教,自读课文一定放手让学生自学。让他们在阅读中充分张扬自我,从一点一滴开始让学生学会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学会放手,一开始可能无秩序,时间长了会有收获。所以,我们也会提醒自己,不要只看重眼前的一次成绩,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老师要坚持自我,有一颗不为外界所动的强大内心。当然,放手后得有检测的过程,以激励学生自我管理、提升的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