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精彩瞬间

标签:
课堂瞬间精彩爱心 |
分类: 课堂有感 |
小学四年级英语课上,年轻的李迎真老师正在教授孩子们认识“高矮胖瘦”这几个单词。
“我说不出为什么,我就是特别喜欢上课,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李老师曾经这样说过。虽然是刚刚接手的新班级,可站在讲台上的她长发蓝衣、清新秀丽、活泼可爱,看起来像孩子们的老朋友。
看完图片,她问:“大家能不能在我们班推荐两个同学,代表这几个单词的意思?”
在孩子们的笑声中,两个孩子很快被推荐在了讲台上。男孩比女孩高过一头,这样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巨大反差让听课的我们也忍不住笑了。在练习单词和句子的过程中,高个子男孩背着手,一直很骄傲;矮个子女孩儿很矜持,羞涩地笑。
单词和句子练完了,两个孩子也要回座位了。李老师说了一段汉语:“同学们,对于又矮又瘦的同学我们更应该爱护她,又矮又瘦的同学也要多吃饭,快点长高长胖啊!”在全班同学的赞同声中,那个又矮又瘦的孩子愉快地返回了自己的座位。
我无法想象这个孩子的内心,也许她并不在意。但是我替她感觉到了幸福,被老师在乎和关爱的幸福。
“谁能说说百位数加百位数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三年级八班的数学老师任德玲在上课呢。
孩子们照例抢答,其实无非就是不要看错加减号、从个位计算,如何进位退位等我们大人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但也是小学生的常见错误,所以经验丰富的任老师深知这一点。每个举手回答的孩子都毫无例外地得到了老师绝不吝啬的赞许,课堂气氛快乐而活跃。
孩子们发表完意见后,等待着老师的下一个“指令”。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把应该注意的问题完整地总结一下!”
这就是任老师的“指令”了,我不由得从心底佩服。课堂上孩子们的思考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如果老师只做一个听众,学生最终仍是各持己见,这样的提问就失去了意义,沦为课堂的无效环节。而任老师的做法无异于“技高一筹”,让孩子们在自己动脑和倾听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是综合能力的绝好训练,更是孩子们取长补短、完善自我的好机会。
精彩总结完毕,任老师又说:“把这完整的三句话再对你的同桌说一遍吧!”
系统的内容再加以巩固,所谓的零散的知识点就是这样加以落实,清晰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的。用恰当的方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好老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抽象的理科知识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吗?年轻的九零后李刚老师告诉你。
函数的三个条件是“有两个变量;一个变量变化,另一个也变;给定一个x,都有唯一的y相对应。”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是第三个条件,难点在于x对应唯一的y,y却可以对应多个x。李刚老师是这样举例的:
“昨天我们考地理了吧?你考了多少分?”
“28!”一个男孩笑着回答。
“27!”一个女孩子笑着回答。
“18!”这个低分引起了全班善意的笑声。
李刚老师也笑了:“你看,这就是一个x对应唯一的一个y。”
看到学生点头,他接着说:“那我想问问,得26分的有哪些同学?”然后他指着举手的五六个同学又说,“看,这就是一个y可以对应多个x……”
笑声中的恍然大悟是多么令人愉快啊!生活中处处都有生动的数学知识啊!
紧接着一个学生也照老师范例举例说,西瓜的重量和花费的金钱数也具有函数关系。但是这个例子遭到了师生们的共同质疑,原来缺少了“价格不变”这一必须的前提条件,函数是有两个变量而非三个,数学语言的表达一定要严谨准确,李刚老师又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果然,下一个发言的再举例:“匀速行驶的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也是函数关系……”连我这个多年不学数学的人都明白了,她强调了“匀速行驶”,说明这个孩子把老师刚才提示的东西牢牢记在心里了……
人们常说,孩子的成长往往是在一瞬间。于课堂而言,教师的成长也常常表现在这些精彩的瞬间,它们包藏着老师们的爱心、智慧和不计代价的付出,无论时隔多久,都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熠熠生辉,成为影响他们一生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