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课例

(2012-03-06 11:01:36)
标签:

初中语文

试卷讲评

课例研究

教学实践

杂谈

分类: 中学语文

讲评步骤:

第一、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这次的考试成绩。提醒他们要真实地看待自己,而不要只看卷子上的分数和名次。我先让对这次考试结果比较满意的同学举了一下手,不是很多人——孩子们从小学时代起就学会了“低调做人”,即使自己做的很好,也一定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我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说了我认为满意的名单,我看到有人在窃喜。然后,我又让对这次考试结果不太满意的同学举了一下手,这次的人数明显增加了不少——至少比我念的名单上的增加了不少。我之所以设计这个环节,只是让孩子们能正确地客观地评价自己。记得我上高中时,有个学习成绩优异又口才好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说到一句话“能否进步,就在于正确地评价自己”,这句话在当时真让我感到振聋发聩。因为懵懂而浅薄的我根本木有想过“评价自己”这个问题。我只是希望我教的的孩子们能够有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能够在沉闷的考试后看到希望的曙光。能够知道自己虽然这次没有考到前十名,但依然有做的比别人好的地方。能够肯定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和进步——那么,这样的日子,即使名次排在后面,也是拥有小小的快乐的。可惜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并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像那次在讲学稿上做的题目,两个班只有一个同学说不太喜欢《与朱元思书》,其他人全都评价为“非常好”“有文采”等等。其实在课堂上,他们很爽快地便承认了自己说的假话——这样的“两面人”,不是我想教育的结果。我希望他们能够更真实一点,真实是一种品质啊!

第二,小组讨论错题。这是一个互相纠错的过程,因为有些错误并不普及,所以,如果让我面面俱到地去讲,学习好的孩子便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致,谁喜欢老和尚念经一般的课堂呢!但每个人都有“愿为人师”的兴致,所以,这样小组合作,好孩子教教差一点的,讲的也未必不如老师好。讨论之前,我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记住自己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二是还有哪些问题讨论也没有结论,需要老师讲解。

第三,交流。先交流经过讨论,我解决了哪些问题。孩子们纷纷起来发言,从名著题到句子翻译,试卷上的简单一点的典型错题几乎都被他们说到了。然后我再在一旁“添油加醋”一番,间或叫个同学到黑板上写写,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就巩固了这些易错点。所以,错得多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去说,他们互相之间是不会觉得絮叨的。倘若有谁能够引用老师说过的话,或者自己总结出一点什么,还会赢得不少倾慕的眼光——其实他们说的,也不过是我平时絮叨的那些,但略耍一点小策略,结果便不相同。

第四,我讲解学生讨论不能解决的难题。这些题目是试卷中稍难一点的题目,孩子们之所以讨论不出个结论,是因为他们几乎都失分了——这也是讲评的重难点。在学生特别渴望、特别需要的时候讲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前有时候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是在上课之前,策划好上课的步骤,自以为上得很是充分条理,现在想来,这就好比孩子不饿的时候非得往他嘴里塞东西。你想,即使再美味,孩子也不愿意吃啊!当然,这样讲,也许就打破了试卷的顺序,但顺序不是主要的,学生的学才是根本。我想起来我们以前常做的,每学一篇新课文,我们总要煞费苦心搜集一些作者的资料放在讲学稿的最前面,其实学生根本没兴趣阅读。比如学习《与朱元思书》时,因为之前没有列举作者资料,学生写自己的困惑时就有个孩子写到,“我特别想知道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要是这个时候讲给他听,他能不认真吗?还会打瞌睡吗?《曹刿论战》里面说,要抓住作战的时机。实际上,课堂也是一场战役,是一场要求更高的短平快的战役,抓住战机,百战百胜。

第五,巩固练习。五分钟时间,完成一小篇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找了四个同学板演。

自我评价:

优点:我觉得这节课最大的优点就是做到了跟着学生走,以学生的需要为需要。而不是按照预设的课堂进程。而且自我感觉比较轻松,那些很难的题目我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问题出在何处。看到我的小徒弟累的嗓音嘶哑地回来,我心里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得意的。

缺点:中等以上的同学收获最大,学习程度差一点的可能因为错题太多,跟不上改错。因为我注意到几个得分最少的孩子好多基础题没有当堂完成改错。

巩固措施:

晚自习布置了三个步骤:

1、试卷改错,改完后每小组由二号同学检查。(二号同学平时负责督促本组讲学稿改错)

2、自己复习五分钟,主要看错题。

3、错题重做。讲评的讲学稿是提前编好的,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学情估计还比较准确,因为错题重做的题目都是很典型的,个别题目也有一些偏差,我也临时做了调整。错题重做时的要求同考试。

4、检查批改。先检查了试卷纠错情况,又全批全改了错题重做部分,感觉效果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动力
后一篇:姐的悲催节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