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7】小玩意儿·交趾陶工艺品

标签:
交趾陶工艺品杂谈 |
第一次看到这种类似的小工艺品,是在那年夏天的厦门,当时买了几个金门风狮爷的小挂件,四五块钱一个,爱不释手,深深被其所吸引。后来回到南京后,在若干礼品店里屡次看到,价格却已是翻了又翻,才知道此种民间艺术工艺叫做交趾陶。
交趾陶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因发源于广东五岭以南 ( 古名“交趾” ) ,故名曰“交趾陶”。交趾陶是一种低温多彩釉,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交趾陶的制作全凭巧夺天工的陶匠用双手及竹篾将陶土片片贴合、修饰,再以多彩釉细工着色使其绚丽,再经过多次烧制而成,集雕塑、色彩、烧陶之美于一身。其特点在于晶亮艳丽的宝石彩釉,呈现多元丰富的民俗风格,且包含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艺,堪称中华民间艺术之国宝。
前几日晚饭散步后,又搜罗了几件。
http://s13/middle/4a4e7a49naa711095dc5c&690
http://s4/middle/4a4e7a49naa7112707143&690
http://s9/middle/4a4e7a49naa7111591fa8&690
http://s11/middle/4a4e7a49naa7110fc8aca&690
“交趾陶艺”是最具台湾特色的民间艺术工艺。它集设计、捏塑、彩绘、烧窑等技艺的手工艺术于一体,在台湾多见于寺庙、华丽的楼宇等建筑物。题材以喜庆吉祥、惩恶扬善的故事为主。现在为了因应时代需求,加以适合家居装饰、礼品、办公等更多用途的设计,使其不但具有装饰性,且更能表达吉祥如意的内涵,因此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
交趾陶工序
- 画稿
- 捏塑形体(捏、推、塑、贴、刻、划)
- 将捏制好的作品阴干至半干状态
- 将坯体背部或底部掏空(使烧制时不致龟裂)
- 完全干燥后进行素烧(至摄氏1100度)
- 素烧完成后便上釉
- 最后是再进行一次釉烧(温度约摄氏850度-9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