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桂林7

标签:
广西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西街风情佳能ixus70旅游 |
分类: 【在路上】当梦想照进现实。 |
在阳朔,晚上有两件事是一定要去做的:一是看《印象刘三姐》;二是游西街。
这不,离开月亮村,我们返回阳朔县城,径直去了东街的漓江山水剧场。
《印象刘三姐》是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铁三角”印象系列的第一部,是张艺谋留给阳朔的文艺盛宴,更是一笔真金白银的财富。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如是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我总觉得太夸大了些。也罢,这几年《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大海》《印象大红袍》层出不穷,印象系列大有泛滥之势。不过也无妨,“铁三角”组合甚至其他团队都可能到处复制这种实景演出,但是属于每一个地方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是不可复制的。
http://s15/bmiddle/4a4e7a49x8bbbd4d9264e&690
八点钟开演的《印象刘三姐》,七点多钟的剧场前就已经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http://s11/bmiddle/4a4e7a49x8bbbdb20a03a&690
之前在玉龙雪山看过《印象丽江》,这次照例拿了《印象刘三姐》的宣传页翻看,宣传词写的不及《印象丽江》来的好,都是很简单的介绍:
全球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实景演出
历经5年零5个月
67位著名中外艺术家参与创作
12座著名山峰
109次修改演出方案
60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演出
1.654平方公里水域
http://s12/bmiddle/4a4e7a49x8bbc34343a2b&690
七点多钟的剧场,绿色梯田的座位陆陆续续被观众填满。
http://s12/bmiddle/4a4e7a49x8bbc3452c28b&690
演出门票和山水实景。
http://s16/bmiddle/4a4e7a49x8bbc34ae46cf&690
快八点了,剧场里除了中国人,还不断有大批的外国游客涌入。演出就快开始了。
拍夜景依然是一塌糊涂,白天的遇龙河、银子岩拍的太过兴奋,演出甫一开始,就发现相机快没电了,实在是囧到不行。(以下图片,一些是自己拍的,还有一些是网上找的)
http://s9/middle/4a4e7a49x8bbc087b95b8&690
http://s9/bmiddle/4a4e7a49x8bbcc3d8c1f8&690
http://s13/middle/4a4e7a49x8bbc09c21f5c&690
http://s16/bmiddle/4a4e7a49x745f9ac5041f&690
http://s11/bmiddle/4a4e7a49x745f9ac68e2a&690
http://s6/bmiddle/4a4e7a49x8bf9158cef55&690
http://s12/bmiddle/4a4e7a49x745f9ae7424b&690
http://s10/bmiddle/4a4e7a49x8bbcc6e4dbc9&690
http://s4/bmiddle/4a4e7a49x8bbcc904f283&690
http://s11/bmiddle/4a4e7a49x8bbcc99d69ca&690
http://s7/bmiddle/4a4e7a49xd7558892d646&690
http://s9/bmiddle/4a4e7a49x8bbc0f77ed68&690
http://s8/bmiddle/4a4e7a49x8bbcd05d6db7&690
http://s7/bmiddle/4a4e7a49x8bbc0e931666&690
http://s12/bmiddle/4a4e7a49x8bbc0ea2697b&690
http://s11/bmiddle/4a4e7a49x8bbc0f3aed0a&690
在网上找着篇写《印象刘三姐》的文字,很不错,直接复制粘贴在这里。
漂浮在现实和想象之间-《刘三姐》现场目击
随着浑厚的声音响起:“我1961年出生,在我出生的那年,有一部叫《刘三姐》的电影诞生了。”一幅放映着老电影的银幕袅袅地在雾气中飘到舞台中央,12座山峰隐约亮起,竹林剪影绰约,随着晚风轻轻摇曳。15盏探照灯升起的光束交错映亮整个夜空,动感而温情地拉开了演出的序幕。
旁白很好。特别是那几句:“今天,我站在山水之间,去寻访那个叫刘三姐的女子和唱山歌的梦。”言简意赅,饱含激情。
电影银幕被迅速卷起,魔术般出现了十个穿着民族服饰的美丽苗家少女,我把她们想象成回娘家的新娘。舞台左侧依次跑出一队手执斗笠的渔家小伙,在橘黄色的晨曦下,向筏上的MM挥手致意。筏上岸上,情意绵绵,欢快的乐声逐渐扬起,感染了这片山水,感动了观众。随后,灯光打在右边高高的木楼下,是一队早已恭候在此的盛装的少女,隐身在岸边的几艘小船上的民族小阿妹迅速地随船滑向江心,向对面的渔民哥哥抛去喜庆的绣球,观众席上顿时欢声雷动。
冷不防邂逅“张艺谋”
在现场很快就感受到了张艺谋的气息。几十个“张艺谋”穿梭在像箭一样飞驰的小舰板上,变魔术般地快速地扯起藏在水里的红稠,一时间整个天际、水面都是红彤彤的一片。多么熟悉的震撼,《菊豆》里代表情色的大染坊,《图兰多》里豪华铺张的舞台,《英雄》里象征鲜血的红树叶,还有我们熟悉的红高粱与红灯笼,铺头盖脸地往你眼里撞,这是张艺谋用他的招牌菜式在和观众打招呼呢。舞台上下一片欢呼、船工们变换着各种造型,像操练着一场大型团体操。
被歌声洗礼
音乐和灯光过渡着几艘穿梭舞动的筏子,让人一时眼花缭乱,远方的筏子上有几个挂满银饰的盛装美人在缓缓地变换对形;一队情深意切的舞蹈演员把剪影投射在身后的屏幕上;一个银光闪烁的亭阁上站着一个黑老鸦似的渔夫;一支载着羽毛的筏子缓缓飘来,配合着欢呼、歌声和灯光;一队浴女在左手边的笺桥上飘然起舞;一叶扁舟上,一位翩跹的妙龄少女成了眼睛的焦点,可以断定她就是“漓江女儿”。
耳熟能详的老歌被刘欢、齐豫、齐秦重新演绎,如一副安定剂,冷不防暖酥酥地麻醉了我们,温柔磁性的吟唱在山水间徜徉,江面上随歌声闪烁的潋潋波光,把人们完全融入了山水。
没人知道那片如画的山水在烟雨中等待了多少年。制作人曾说,“山水实景演出”是人与上帝共同的创作。我想,再添上“记忆”吧,一部老电影,一首老歌,一个老地方,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你瞬间体味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然后美得令人失魂落魄。
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一个个衔接有序、瞬间明暗的小舞台,肆无忌惮地调皮着观众的视线。在一片黑暗的停顿中,从远处缓缓飘出一个个亮晶晶的少女,她们身着民族服饰,整个人就像萤火虫一样透着银色的冷光。一个,两个,三个……像依次点燃的烛光,逶迤着向观众席飘来。你想象不到岸边的夜色里可以藏下这么多人,如果说第一个飘出来的“萤火虫”是创意,第一百个就是毅力了。这一道银光持续不断,等约摸近300多人的队伍集合完毕,我们已经消化了最初的惊喜,等待着下一个奇迹的出现。
随着天籁般的低吟,庞大的队伍缓缓舞动,突然,几百号人神奇地消失了,剩下的几对延续着音乐,跳着极具民族风味的舞蹈,瞬间又同时闪亮。姑娘们身上缀满如星星般的小灯泡。姑娘们又出现了,她们只需摁摁开关就可以完成这个魔术,又是一番配合默契的连接动作。
然后,就是渔火了。全是音乐和船,船上点着渔火,几百号渔民又扯起船帆,载着丰收的喜悦,慢慢地退出如梦的境地,而观众久久不愿醒来,不愿离去。
再见,漓江
演出结束了。船上满载着谢幕的演员,衬托着身后如梦如幻的山水,慢慢飘到了渔火中间,一点点地融入了漓江,化成了一段美好的记忆铭刻在我们的心底,关于桂林,关于阳朔……
在我的心中,这场演出自然没有如此诗意。
演出结束后,在回酒店的车上,导游问我《印象刘三姐》和《印象丽江》比较的观感,我说《印象丽江》粗犷、恢弘,是大颗粒的质感;而《印象刘三姐》是柔和、恬淡,是细腻、舒缓的美。简而言之,《印象刘三姐》突出的是女性的柔美,而《印象丽江》则是雄性的舞蹈。《印象丽江》若是豪放派的话,《印象刘三姐》则为婉约派,各有各大气磅礴的震撼,各有各打动人心之处。
诚然,在《印象刘三姐》中,你也许看不到老电影的情节、人物,看不到习惯的场面,但我们能看到一连串印象,来源于这片土地山水和人民的印象,这也就足够了。
从官网上找了些介绍,贴在这儿。
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全世界最大的山水剧场。在这幅上帝创造的杰作里,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由此诞生。
传统的舞台演出,是人的创作,而“山水实景演出”是人与上帝共同的杰作。没人知道那片如画的山水在烟雨中等待了多少年,她那完美的演出形态似乎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山峰的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随时都会进入演出,成为美妙的插曲。我们突然领悟到“山水实景演出”的神奇魅力。
http://s12/bmiddle/4a4e7a49x8bbcb2147d3b&690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缘水而起,便有水的灵性。
带出一个美丽的传说,
风,来了;云,动了;
刘三姐,一个歌唱的精灵,在山水间诞生。
http://s12/bmiddle/4a4e7a49x8bbcb260d44b&690
本场是刘三姐传说的风情篇,
编导者大写意地将山歌与渔网做组合,
构成“对歌”的印象。满江飞舞的红网,是涌动的旋律,
而网中的男人,便是跳动着火一般欲望的音符……
http://s13/bmiddle/4a4e7a49x8bbcb345b68c&690
落霞、炊烟、牛群、牧童、洗衣的村妇、唱晚的渔船……
一幕幕乡村小景舒缓地展开,讲述着我们美丽家园的故事……
创作者用原生态的白描手法勾画出漓江人民的日常生活印象,透过这些图景。
我们能了解到刘三姐诞生的背景,感情山歌故乡的美丽。
http://s16/bmiddle/4a4e7a49x8bbcb3bfc64f&690
渔火、竹排、蓑衣、鸬鹚、补围着漓江的经典画面。
而渔火便是这画面的灵魂。
那盏远古的渔灯,穿过岁月的夜幕,悠悠地朝我们驶来,
它带古朴的劳作方式,带对自由生活的注释,当它化成满江渔火时,
你一定会领略到漓江生活的另一种风情。
因为参加表演的是周边5个村庄的220位渔民。
http://s14/bmiddle/4a4e7a49x8bbcb41b56cd&690
“山中只有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刘三姐的经典情歌唱响了在无边无际的山水间,把竹林、木楼、月亮,把在月亮上跳舞的精灵和水边沐浴的嫁娘都化成了情歌的音符,在天簌中歌唱……“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http://s9/bmiddle/4a4e7a49x8bbcb4861858&690
本场是演出的华彩篇,表现刘三姐传说中民间庆典的场面,200个少数民族银珞姑娘排成的豪华阵容与特制的银灯服饰,营造出漓江上从未见过的绮丽景象,被称为“漓江文化奇观”。
http://s13/bmiddle/4a4e7a49x8bbcb5003b9c&690
渔火渐渐走远,灯光已经熄灭,
刘三姐的歌仍在天地间唱颂着,
令人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多谢了,多谢这片山水的馈赠!
多谢了,多谢美丽山歌的洗礼!
“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家没有好茶饭,
只有山歌敬亲人……”
——多谢了!
回到酒店搁了行李,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赶紧和杨小颖直奔西街。
http://s13/bmiddle/4a4e7a49x8bbd18ba7e2c&690
也许是受前段时间南方暴雨的影响吧,桂林啊,阳朔啊,都是游人锐减,传说中热闹的西街也就一般而已。
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沈彬便对住在碧莲峰里的居民羡慕不已。而今,不光是中国人,外国人也蜂拥而来,只为彻底放松疲惫的身心。
西街不长,两边酒吧喧嚣,招揽客人的招数都如出一辙,临街小店里卖的工艺品、纪念品在祖国各地都可见到,无甚地方特色,整体感觉不及丽江四方街、大理洋人街,甚至不及凤凰古城那些不知名的街道。我都有些怀疑,我来来回回走着的这条街,到底是不是旅游攻略里充满盛誉的那条令人流连往返的西街啊。
买了一大杯黄记玉米汁,很好喝,味道很是香浓纯正。杨小颖童鞋眼尖,在巷子深处瞥见了鼎鼎大名的红星特快,于是深夜十一点多钟,我们在这家有名的店里,就着柠檬茶、冰咖啡,把一大盘什锦Pizza当夜宵消灭了个干净,口味还不错。
http://s4/bmiddle/4a4e7a49x8bbdbe7ba353&690
来回溜达了两三圈,西街,真的是让我失望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