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走厦门2

(2009-07-16 14:09:37)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

永定土楼

振成楼

奎聚楼

福裕楼

如升楼

鱼丸汤

芋圆仙草冻

分类: 【在路上】当梦想照进现实。

九号,永定土楼一日游。

去土楼的前几天,CCTV-10正在放“土楼揭秘”系列。早前在凤凰网上看到,土楼一度被美国认为是中国的核反应堆,很无语。

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相比较驴友偏爱选择的南靖土楼,旅行团的路线几乎清一色的是永定土楼,其实,对于我们这种并非学习建筑的人来说,两个土楼并无什么太大区别。

游走厦门2四个圆楼一个方楼,“四菜一汤”的南靖土楼模型纪念品。土楼附近卖的工艺品做工都很粗糙,不过价格也很便宜就是了。

 

说到永定土楼,不得不提到客家。客家并非少数民族,而是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战乱和灾害曾有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一部分辗转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
永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

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建筑形式,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

 

从厦门驱车前往永定土楼,大约要三个半小时。

游走厦门2早晨,微微有雾,能见度不是很好。在海沧大桥上拍的厦门港,一片繁忙景象。

游走厦门2中午吃饭时,远远地望见圆圆的土楼。

圆形土楼是客家人居住的典范民居。圆形一般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约10多米,高三至四层,共有一二百个房间。底层是厨房和餐房,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居室。二圈两层,均有30~50个房间。中间是祖堂。是婚丧喜庆的公用场所。楼内有水井、浴室、磨坊等设施。

 

买了门票,走进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

游走厦门2天后宫,门口停的摩托车真煞风景。

游走厦门2大水车,有点乡间意思了

游走厦门2看见流水,我的心情就莫名欢畅。

游走厦门2“最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

游走厦门2拉近一点看

振成楼,是最富丽堂皇、最具代表性的圆形土楼,是客家土楼的精品,被称为“圆楼王子”,位于永定县湖坑乡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约5000平方米,费时5年建成,耗资8万光洋。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按《易经》“八卦图”布局建造,每卦6间,一梯楼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筑有防火墙,以拱门相通,门闭自成院落,门开院落相通。祖堂为一舞台,台前立有4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间圈成内圈,二层廊道有精致的铁铸栏杆。该楼内环2层,用砖木仿西洋式装修,形成“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楼内有众多名流名家楹联,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内涵。主楼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学堂和其他附属建筑,使整体造型像“乌纱帽”。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矾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中国的振成土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三大建筑而名闻于世。目前振成土楼已对外开放,设有客房、餐馆、浴室及卫生设备。汽车可直达该楼。
走进振成楼,出于保护遗产的需要,不能登楼,只能在一楼随意张望,没心思听导游慢慢讲解,一个人提了相机晃悠。

游走厦门2

游走厦门2院子里人家晒的梅干菜

游走厦门2 

游走厦门2土楼内部,在高处大约才能拍出感觉来。

出了振成楼,去参观另一个楼的路上。路边的林荫下,有很多卖石花仙草的,两元钱一杯,有点像龟苓膏的感觉,舀一勺红糖,用吸管吸着,很好吃。倒是忘记拍一张了。

游走厦门2

游走厦门2树上有香蕉。

游走厦门2“布达拉宫式的土楼”——【奎聚楼】

奎聚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

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楼内檐梁雕刻十分精美,“文革”期间受到破坏。

游走厦门2“府第式的方型土楼”——【福裕楼】 

福裕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游走厦门2

游走厦门2

游走厦门2楼内景致。坐在楼内,晒晒太阳,品品茶,很是惬意。

游走厦门2“最小的袖珍圆楼”——【如升楼】

如升楼是永定众多土楼中小巧玲珑的土圆楼,俗称“米升楼”,建于公元1901年,距今近百年。楼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他认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这座最小的圆楼。为什么命名为如升楼?是因楼小,像客家人昔时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米升”,被许多人称之为“袖珍土楼”。如升楼是单圈结构,楼周长只有56.6米,直径为18.2米,屋内天井圆形,屋顶瓦面内侧连缘为八卦形,外侧边缘为圆形。楼内住有六户人家,家居紧凑,井然有序。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游走厦门2近距离的来一张。
游走厦门2如升楼边上,风景很好。住在这里,除了交通不便外,其余都挺好,神清气爽,延年益寿。

 

总结一下:我的感觉,站在高处,土楼群很壮观,真正走进去,倒缺少了壮丽与新奇。

 

又坐了三个半小时的车,回到厦门,八点多钟才吃的晚饭。在鼎鼎大名的SM广场,五楼,继续寻觅美食。

吃的烤鸭饭在哪儿都有,就不发照片了。

游走厦门2依然是鱼丸汤,汤比第一天吃的要清淡了些,仍旧好吃。

游走厦门2很甜,很爽。夏天吃这个绝对是享受。老板帮我做完这一份之后,芋圆就没有了。差点和这么好吃的东西错过。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走厦门1
后一篇:游走厦门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