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央视《同一首歌》即将停播的真正原因

(2009-10-09 14:50:35)
标签:

电视

《同一首歌》

新郎

新娘

中国

娱乐

分类: 社会杂谈

揭秘:央视《同一首歌》即将停播的真正原因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央视《同一首歌》即将停播,成为继《实话实说》后又一停播的王牌栏目。据说,某演出商在联系《同一首歌》做活动时,对方一位重要人士称,《同一首歌》在国庆之后会停播,所以演出只能作罢。同时媒体求证时有关领导对这个消息不予证实,他称央视各频道现在都在改版、调整,《同一首歌》和央视3套新的节目编排情况会有什么样的最终结果,要等到8日之后才可能有定论。
  创立于2000年1月27日的央视综艺频道的《同一首歌》栏目和全国亿万观众一起已经走过了将近10个年头,当初总导演孟欣和她的同事们创办这档节目的基本构想就是,“在明星和观众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那些大牌歌星、歌坛新秀和歌唱艺术家们送到全国各地,让那些即使在偏远角落里的人们也能够与明星们同在现场,充分享受狂欢的快乐,同时通过电视屏幕,将演唱会展示给更广大的不在现场的观众。”事实上,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他们基本的目的都达到了。
  在这不到10年时间里,该栏目以央视独一无二的优势传播平台为依托,采取走出去演出的商业运营模式取得了全国综艺节目第一品牌的骄人业绩,但同时也正是如此的利用公共演出资源大肆敛财的行径引起了很多观众的不满。
  这些年来,他们四处到地方演出,公私不分,不仅助长了地方政府的公款追星活动,而且也有利用自身的公共演出优势和艺人之间搞权钱色交易的娱乐腐败嫌疑,比如2003年底原央视文艺部主任赵安就被诉巨额“受贿”等等便是一个例子。
  其次这些年来有人将“同一首歌”的成功归结为两个因素:怀旧和“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以及其政府搭台、政府以及企业买单的模式。不过我个人觉得无论什么节目一旦时间长了难免落入俗套,《同一首歌》也如此,--尽管老歌手的怀旧经典足以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怀念起以前的岁月,激起心中的阵阵感情涟漪。
  可很多次我打开电视机后看来看去还是几个老面孔,还是几首老歌,也就失去了继续观看欣赏的兴趣,并且最难以容忍的是主持人的主持还是老调重弹、死板无聊,节目节奏感明显不强,缺乏有机的主题思想线条穿插等等。我不知道其他观众是否和我一样的感受,然而我敢肯定收视率持续下降一定也是其面临停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话实说》走了,《同一首歌》也可能即将停播,同样的感受将面临同样的结果,事实上,经典老节目一个个下岗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某些主持人所抱怨的那样:“收视率是魔鬼”,节目的观众反应度直接和其绩效挂钩,对他们她们确实是一个负担。
  但我觉得一个节目无视收视率无视观众喜好和效果,只顾自己自娱自乐更加是魔鬼,--凭什么有些人拿着公共演出传播平台任意做着自以为是的节目编导?何况《同一首歌》节目背后不伦不类的商业运行模式根本大多数不是公益模式,早已有人对其不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现在听到《同一首歌》停播的消息我等一点都不感到意外,甚至正是所期待已久的,只是希望央视改版、调整后的类似节目能够更加贴近观众现实生活、更加注重艺术包括主持艺术的创新和包装,更加要做好背后垄断运作机制的公和私的定性以及协调!
  相关评论
  谁来拯救没落的同一首歌?
  10月2号3套晚播出的《同一首歌》———走进旧金山,是不是该节目的最后的谢幕? 10月9日晚7点30分的《同一首歌》也被换成了《第11届中韩歌会》(见中国电视报),是不是同时宣告该品牌的死刑执行?给观众带来巨大精神财富的《同一首歌》,真的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吗?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星光洒满了所有的童年,风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阳光想渗透所有的语言,风儿把天下的故事传说。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阳光想渗透所有的语言,风儿把天下的故事传说。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同一首歌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 ,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
  当熟悉的旋律成为过往,当一切的美好变成回忆,不知你是遗憾,还是困惑。当所有的所有都变得不再重要,当中国最具权威的音乐品牌最具投资潜力媒体轰然倒下,当中国十大文化推动力品牌寿终正寝的时候,带给喜欢怀旧广大观众心中的何止是撕心裂肺的伤痛?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让我们回顾一下《同一首歌》曾经的温馨时刻。自2000年1月27日创立以来,以制作独具特色的系列大型演唱会和各类主题、公益演唱会为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收视率一直在央视三套节目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屡创新高。2005年1月23日,《同一首歌》首次走进美国,开创该品牌走向世界的新纪元。2006年元旦播出的《同一首歌》走进沙县“迎新年百姓乐”收视率高达5.18%,刷新了收视记录。
  所有的辉煌与灿烂,刹那间灰飞湮灭,在残酷的事实面前显得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殊不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创品牌容易守品牌难。国外百年企业比比皆是,为何中国就容不下一个十年《同一首歌》呢?企业有困难,品牌有危机,关闭绝不是唯一的办法,为什么不居安思危,找出症结之所在,收视率下降可以提升,品牌有危机可以解决,为什么采取这种极端的一关了之呢?
  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同一首歌》,不是《正大综艺》,也不是《实话实说》,优胜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使然,但劣汰的绝不应该是《同一首歌》。在多元化市场机制面前,央视没有必要拿名牌栏目开刀来彰显改制的彻底与深入,而是要真正闯开胸怀参与市场竞争,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才是王道。
  央视自身知耻后勇,才是拯救和主宰自己命运的唯一主人!在新的品牌没有创立起来之前,而盲目将一些观众喜爱的王牌就地正法,统统“枪毙”,这种关起门来搞栏目改制,既不不符民生,也不符合民意。丢了西瓜的央视未必就一定能捡到芝麻,望三思。
新娘结婚当天索要液晶电视,新郎转身迎娶同学2009-10-09 09:50:35 华声在线966名网友正在讨论设为主页  这是一个婚庆公司的老板告诉我的,绝对属实!前些天有个婚礼,由于生意不算忙,婚庆公司老板就自己开着车去了,结果新郎从7点多上楼接新娘,直到中午11点还没下来!老板怒了,上楼一看,新娘子在拿捏新郎!说之前看好一个大液晶电视,新郎没给买,让他现在去买!新郎说后补,新娘不干!说现在不买就不结!最后新郎怒了!说再问你一遍:“跟不跟我走?”新娘说不走!新郎扭头就跟伴郎、摄像等人说:“走!”楼下的车队一个也不吭声!老板问他去哪?他说去某某小区。去了之后给一个女孩跪下,让她嫁给他,说一定给她幸福、对她好!跪了好久!结果,就真的带下来一个没穿婚纱的新娘。
  老板说:“我靠!哥们你还有替补队员啊?”
  新郎说:“你别拿我开心了!这个是我同学,一直喜欢我,是我以前有眼无珠……”
  据说后来准新娘去闹会场了!而且新娘家的也开始闹。新郎说是她自己不嫁我的!
  第二天就和原来的新娘办了离婚,要和他那个同学办结婚证!厉害吧,这就叫爷们 !
  ◎网友回帖
  不要迷恋他,他只是个传说
  “雏菊花茶”:看到这样牛人牛事我还能说什么呢,真是牛啊!我对他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 无声的雨夜”:这新娘真有病,迎亲的时候,还用这个来为难自己的男人!她应该嫁给印钞机,支持这男的,新娘这样的劣根性不能纵容!
  “ 我叫随便”:这个男的很幸运,虽然到了接新娘的时候了,但是最终还是看明白了新娘的本来面目,值了!要不一辈子被这新娘整。
  “hao1315621”:不管这事真假,大过节的时候看着这个,乐呵乐呵,舒服舒服,就得了,哈哈。
  “吃馄饨不吐皮”:用一句经典语录总结一下:不要迷恋这个新郎,这个新郎只是一个传说……
  “grace009”:这样的男人有谁迷恋啊,他早干什么去了!
  ◎业内爆料
  新郎为表真心,当场跳海
  一位在本市经营了多年婚庆公司的老板告诉记者,虽然帖子说的这个事她觉得不可能,但是她从前也见过类似的牛人牛事。她说:“帖子中的这个新郎我觉得现实生活中应该不会出现吧,但是我以前见过的一个一点都不比这个逊色。有一年一对新人用游艇举行海上婚礼,新娘受周围人的鼓动,要求新郎从游艇上跳到海里表示忠诚。新郎也可能是受面子和旁边人的影响,为了表示对新娘的忠心,最后真就跳到海里了。不过游艇上的工作人员马上就把他捞上来了,最后新娘感动得哭着就扑到湿乎乎的新郎身上了,场面很是感人。当然如果要是再有模仿者,最好新郎会游泳。”
  青岛市鼎鼎婚庆的丁贵君经理也向记者分享了几个他知道的结婚时的牛人牛事:“像帖子的现象我还真见过一次,虽然咱们不知道新郎接新娘时是什么情况,但是在新郎没接到新娘往回返时,在回去的路上偶然碰到了前女友!然后两个人就聊上了,最后经过一段时间,这两个人还真就结婚了,只不过最后的时候不像帖子上,原来的新娘还很大方地参加了新郎和他前女友的婚礼。”
  丁经理还说,在今年春天的时候,一个婚礼上新娘方面的嘉宾上台致词,结果从第一句话就让大家十分尴尬。“那个男嘉宾上去就说‘我是新娘的前男友,祝贺这两位新人’!”丁经理说,“然后这个嘉宾就又讲了一些,最后还不算,又对着新郎语出惊人‘××,你要是结婚后对××(新娘)不好,我一定不会放过你!’,当时惊得全场人都没有一个大声说话的,那个场景我现在都记忆犹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