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翘边模子

(2007-09-08 12:35:48)
标签:

生活记录

 
上海话翘边模子就是北京话的敲边鼓、托儿 。
 
知道自己不长记性,容易上当,同样的错误会犯上N遍。不是有个说法嘛,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于是在受骗上当的泥潭了,俺一次一次的跌打滚爬了N遍。
 
套用祥林嫂的话就是:我光知道有翘边模子,我哪里知道上海人和外地人也会联合起来翘啊~~~(请用绍兴话念此句)
 
第一次是在菜场边,看到有人卖橄榄,1、5元一两,俺听成了1、5块钱一斤,旁边有个中年妇女喋喋不休的告诉我,泡茶喝是美容的,每天只需八颗,正中俺那爱美的小命脉。更绝的的是边上还有一位哆哆嗦嗦的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一开口就称四斤,眼皮也不眨的付了钱,也一起说怎么怎么好。
 
心一热,咱也买了两斤多,40块钱。结果发黑了,前几天扔进了垃圾桶,俺统共只吃掉了24颗,还没来得及美容。
 
第二次是在马路边,有人卖晒干的万年青,也就是晒干的青菜干,俺的最爱。以前都是食品一店买的,有家门口卖当然好啦!
 
俺刚一靠近,一中年男人就说开了,这个很好吃的,饭店里一点点要很贵的。4块钱好不好,咱们都称点。
 
俺还傻乎乎的问了几遍,是4块钱一斤吗(心里暗笑,赚了,南京路要卖37块一斤呢~~~)这俩人一个也不回答,等称好了,告诉我:100块。
 
咋这么贵呢!就这么点儿青菜干儿~~~~
 
正在这时,腰里被人狠掐了一把,一长相凶悍的妇人,一把把俺拽到一边,小声训斥:“这些都是连档模子,你也看不出来!!!马路边的东西也能吃吗!!!”
@#¥%……&*(*!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第三次就是昨天啦,总算长了点火眼金睛,看穿了一场刚上演的双簧。
 
有一卖杏仁的小贩,刷刷的用铁皮碗翻炒着杏仁,等俺一走过,一中年妇女用恰好让俺听得见的声音说:“这是杏仁,很好的,美白的。”
 
(又是这一套,难道俺的脸上写着爱臭美仨字吗?)
 
继续飘过,直直走向书报亭,侧脸一瞧,发现他们在偷看我,哦,明白了,连档模子。
看戏咯~~
 
一行三人,一男一女是翘客,另外一个是小贩。有人凑近,立刻开说。可是等了片刻,没有生意,转移阵地,三人一前一后,等过了马路,也不避嫌了,边说边走,一定在开讨论总结会。
 
可俺就是不明白,小贩都是外地人,翘边的都是本地人,他们是怎么优化组合起来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健康最重要
后一篇:乱糟糟的一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