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2011-03-22 00:00:56)
标签:

我敬仰战地记者

陈刚

通化市

一米阳光

利比亚危机

杂谈

分类: 天下论坛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

 

                              网载.编辑.整理/陈刚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本来可以做得很好──戈尔 曾经的东家:《田纳西人报》。 入行原因:实际上当政治家并不是戈尔青年时代的愿望。他原本对新闻很感兴趣,希望成为一名事业有成的新闻记者。1971年,23岁的戈尔进入《田纳西人报》工作并被派往越南前线做记者。 工作风格:热衷于写一些针砭时弊的调查文章。 记者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打击:1974年,戈尔获悉纳什维尔市议员哈多克斯收取建筑开发商的贿赂以换取其支持开发商一项工程的消息后,立刻对此展开调查,并得到报社的支持。戈尔坚信这是一起典型的权钱交易案。因此,不但在报纸上披露了此案,而且还在法庭审理案件时出庭作证。但法庭以证据不足为由宣判哈多克斯无罪。此后,检察机关对此案进行的后续调查也证明哈多克斯确实没有收受贿赂。这次挫折使戈尔最终离开了新闻界。 遗憾之处:戈尔在《田纳西人报》工作时的老板泰勒和戈尔的其他同事都感到十分惋惜。因为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戈尔在新闻方面的天赋远远超过他对政治的了解。 出入战场:越南战争。 危险系数:★★★。在战场上,只是从事文字报道,不需要动枪动炮,但他喜欢全副武装的派头,并拍了一张非常威武的照片。现在这张照片成了他自我宣传的有利证据。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诺贝尔硬汉──欧内斯特·海明威 入行原因:中学毕业后,因渴望赴欧参战而不愿上大学,但因为视力的缘故没被批准,便到《堪萨斯明星报》做了见习记者。 受尊敬原因:刚满19岁,就获得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名著《老人与海》成为不屈不挠的硬汉精神的象征。正如一位美国教授所说:“崇拜我们不屈不挠的欧内斯特总比迷恋好莱坞的那些小白脸强。” 出入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 危险系数:★★★★。炸成过重伤,膝盖被打断,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以记者的身份走访中国。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二战期间中国惟一的战地记者──萧乾 入行原因:1935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进入《大公报》以后,一直从事新闻采访、写作。 受尊敬原因:萧乾属于天底下为数不多的最勇敢的男人,这里讲的勇敢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明知有危险而临危不惧;二是内心自由不受金钱、权力等物欲的驱使。 出入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欧战场。 危险系数:★★★★。作为二战西欧战场上惟一的中国记者,他亲历了两次轰炸伦敦,随美4军挺进莱茵河,还是攻克柏林后首批进城采访的战地记者。 20年前就为自己拟好的墓志铭:死者是度过平凡一生的一个平凡人。平凡,因为他既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坏蛋。他幼年时是从贫苦中挣扎出来的,受过鞭笞、饥饿、孤独和凌辱。他有时任性、糊涂,但从未忘过本。 他有一盏良知的灯,它时明时暗,却从没熄灭过。他经常疏懒,但偶尔也颇知努力。在感情漩涡中他消耗、浪费了不少精力。中年遭受过沉重打击,如晴天霹雳。他从不想做官,只想织一把丝,酿一盅蜜。历史车轮,要靠一切有志气的中国人来推进。他也希望为此竭尽绵力。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志向。他是微笑着离去的,因为他有幸看到了恶霸们的末日。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能飞能叫的“病鸭”──唐师曾 东家:新华社 绰号:唐老鸭,俗称鸭子。因为前一阵,经历了“血液败坏”,就又成了一只“病鸭”。 外形特征:一米八几的个头,圆圆的眼镜、圆圆的脸,一点不像“血液败坏”者。 “鸭窝”布局:典型的四合院。有一条名叫“王小开”、见着生人就撒着欢儿地扑上前的卷毛狗。据说,还有只野猫,晚上还可见到刺猬、黄鼠狼,再加上他这只“病鸭”,整个一个动物乐园。 工作风格:干起活有股拼命劲儿,1990年赴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1991年作为战地记者采访海湾战争。著有《我钻进了金字塔》、《我从战场归来》。干什么工具都是最好的。 重返巴格达的最深感受:随着深入伊拉克,走进尘封地狱的感觉愈发强烈。 专业水准:早在1987年,就开创了BP机、手提电话跑新闻的方式,几乎控制了北京地区的所有突发事件。在由湖南卫视《新青年》、《新周刊》操办的2001年新青年十大新锐人物评选中,唐师曾榜上有名。唐师曾自己既感惬意又觉惭愧。“我是工作狂,我喜欢享受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体会不为名不为利的纯粹冒险,当好记者,娶好姑娘,生小超人。以前是一个人去冒险,现在是拉着老婆冒险。我始终认为我在创造。” 出入战场:海湾战争。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不考虑性别的记者──黄文   东家:新华社   外形特征:与想象中战地记者全副武装、人高马大的标准有点出入,黄文很文静。   独特视角:女记者拍战争比男的更细腻,女人善良的本性可以捕捉到战争残酷中的人性。她把镜头对准了孩子、老人。   身处险地原因:主动请缨科索沃。   工作风格:在单位领导眼里是一个对摄影简直可以用酷爱两个字来形容的干将。   专业水准:摄影部的得奖专业户。1995年得了两个世界大奖,使她成了中国新闻摄影界的焦点人物。   出入战场:科索沃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共和国士兵之死──罗伯特·卡帕 东家:玛格南图片社 入行原因:穷困潦倒之际,靠一架“莱卡”拍照谋生。 工作风格:对每场战争都要“御驾亲征”。毕生迷信“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说明你离炮火不够近”。诺曼底登陆时,他是300万盟军中首先在诺曼底犹他滩登陆的一员。 专业水准:一幅从战壕中伸出的照相机拍下的《共和国士兵之死》,把生死相交的瞬间凝固,也成为其成名作,开始其职业战地记者生涯,也成为海明威、斯坦贝克的生死朋友,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 性格特征:贪杯好色、嗜赌成性、自私而神经质,但仍然聪明可爱。他关心人类命运,对不同国籍、种族、性别、年龄、贫富一视同仁。 出入战场:跑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战场,包括中国的缅甸远征军战斗和台儿庄大战。 危险系数:★★★★★。卡帕之死不像我们崇拜的烈士那样惊心动魄,踩上地雷时,不但没有高呼革命万岁,还童心十足地按了最后一次快门。与卡帕浪漫过的英格丽·褒曼在回忆录中说,卡帕“穿军装很有趣”,老爹海明威始终把卡帕称做“爷们儿”。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吸引全世界注意的女记者──伊冯娜·里德利 东家:英国《伦敦周日快报》 身处险境理由:阿富汗上空战云密布,美军大军压境。然而,面临战争威胁的塔利班,为了集中精力应对即将来临的军事打击,已要求几乎所有外国人出境,并停发签证。无计可施的里德利急中生智,想出了个乔装阿富汗妇女蒙混过关的主意,并得到了报社编辑的默许。 工作风格:伦敦赫赫有名的资深记者。她经验丰富,非常勇敢,十分具有冒险精神。在她身上,你几乎看不到岁月留下的痕迹,所能看到的只是中年人所没有的工作激情和年轻人所缺乏的老练经验。在北爱和中东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作为《伦敦周日快报》的首席女记者,不顾生命危险独闯江湖,在枪炮和流弹中挖掘出最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为她的报纸写下一篇篇精彩的战地报道。 受尊敬理由:身为女性,不畏危险,乔装深入。 受关注程度:作为此次阿富汗战事中第一位被抓捕的记者,里德利受到世人关注。连英国首相布莱尔对巴基斯坦进行闪电式访问时,也特意提到了里德利问题。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铁杆战地记者──库尔特·肖尔克 东家:路透社 入行原因:40岁那年,突然决定成为一名记者。 工作风格:不喜欢配上自己肖像的文字记者,哪里有流血冲突,哪里就留下了库尔特的身影。 受尊敬原因:他从来不把自己的职业看得比人的生命还高。 出入战场:他把发生在斯里兰卡、库尔德地区、阿富汗、波斯尼亚、车臣、科索沃、东帝汶的重大事件在第一时间告诉了世界。 危险系数:★★★★★。他呆在战场上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他本人也在2000年5月24日,在距离弗里敦50英里处,被击中头部,身亡。在此前不久,他刚刚被授予自越南战争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 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



值得我敬仰的战地记者【图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