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家】采访所思——我们该知足了(文)

(2007-06-27 11:38:21)
标签:

采访所思

我们

该知足了

               采访所思——我们该知足了
 
                        文/陈刚
 
     每年的年末,市领导都要带领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来到贫困户的家进行走访慰问,给他们送去米、面、油还有慰问金,让这些生活在低层贫困户能够开开心心过个好年,以表关爱之心,让他们知道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
 
     这类采访年年如此,但是,这类采访多了也令我有了担忧和深思!因为在采访中,作为记者的我,有着敏锐的视觉和思维,我发现有的贫困户,家里的确“困难”,属于低保系列,每年的慰问也变成了一部分贫困户一年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记得有一次和市领导去慰问,还没进贫困户的家,就传来了一位男人的抱怨声音:“唉!今年怎么才来,真的都揭不开锅了”同时把领导让进屋习惯性的接过米、面、油和慰问金,感觉就是应该应分。有句话“人穷智不穷”我看有的贫困户真是“人穷智短”,有一种依赖的感觉,不好听就象是寄生虫,有的贫困户身体强壮,不去找工作,整天骂社会不公平让他下岗了,不是找领导闹就是上访,从而得到点施舍的金钱,再混上一个贫困户的名声,年年等待慰问金。
 
     但是,在采访中,也的的确确发现了困难到极点的人家,有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有一次,也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市领导慰问住在张家的一位贫困户,推开院门,院子里都是冰,打开房门没有一丝暖意,反而显得阴森寒冷,只能容纳三个人的厨房黢黑一片,一口大铁锅坐在炉子上,炉膛里只有小手指那么粗的炭棒,根本没火,煤槽子里边已经长满了白毛,推门走进里屋,地面是土地,在墙角有一个弯曲的脸盆架,上边有一个掉了漆的脸盆,里边的水已经冻的结结实实,窗户上已经没有玻璃,是用街上的宣传单胡的,上边可以清晰看到脚印,室内唯一的家具就是用好象是哪里着火捡来的木头和板子钉的架子,上边放着一个崭新的录音机,说到录音机看似“老人”的男人有些苦笑:“这是过去曾经包保领导王儒林送给孩子学英语用的,可是快两年了,一直没用”问其原因,是家里根本就没有电源插座,一铺炕一拍就起灰,根本就没有任何装饰,在一头铺着四块板子,只有在这上边睡觉,墙角处有一个小女孩,用已经露了棉花的被子盖在身上,躲在墙角,“老人”说:孩子根本就没有棉衣,问孩子怎么出门上学啊!男子面带踌躇地说:“孩子的妈妈去世快三年了,自己有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孩子已经13岁,已经退学了,家务全靠孩子,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街道每年给200元生活费,邻居给些衣物和粮食,这15瓦的灯泡本来就不亮还经常坏,就这样对付过吧。”本来才40出头的人让病魔折么的看上去象个60多岁的老人。他面带苦笑地说:“这房子是街道给租的每个月街道替交15月房租,幸亏今年天冷,不然的话这屋顶就会塌下来,已经冻住了。”
 
    眼眶满是泪水的爸爸说:“这孩子很懂事帮着做家务,整个家全靠她了,孩子从没穿过新衣服,没吃过任何小食品,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没钱,从来不和自己闹着要上学,只是没事就拿起以前学过的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孩子晚上睡梦中曾经说过要上学,梦中也哭过。”
 
    看到、听到他家的一切,在场的领导和所有人员感到震惊,有的人流泪了,市领导把油、米、面和500慰问金递给这位“老人”的时候,他一下子跪下了,哭不出声来,就是两个字“谢谢!谢谢!”孩子也在炕上给所有的人跪下了。
 
     这一切真的让人深思!我想:张家的这个贫困户只是通化市贫困户的其中一户,全市还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呢?全省还有多少呢?全国有多少呢?一年200元生活费!我们一个月赚多少钱?花多少钱?请客吃饭?吸烟多少钱?买化妆品?乘出租车........我们的孩子穿的什么?吃的什么?玩的什么........
 
     所以我要说的是“我们该知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