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去看刘邦当年藏身洞
海草/图文
皇藏峪,皇上躲藏的山峪。恕我寡闻,如果不是老天蝎网上攻略此旅游线路,之前还真没听说过这个位于皖北萧县东南,是皖北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次生林的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出门旅游,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们北上一路观光至傍晚准备入住淮北市内,第二天再奔赴皇藏峪景区时,我突然想起自己的身份证忘带了。没有身份证,其结果一不能入住正规酒店,二返程回家。
我是觉得只要两人在一起,哪怕在车里过夜都可以,只是辛苦和委屈了一路驾驶的老天蝎。老天蝎想了几个办法,最后决定直接奔赴皇藏峪,在山脚下的景区内入住,不论多少钱也不管什么样的住宿条件了。
在车载导航的引领下我们翻山越岭,在山道和村野中穿行。天渐渐变的昏暗,导航似乎也疲惫了,竟把我们导进一个偏僻的村庄。看着村民端着饭碗站在自家院门口大口吃饭,内心突然生出一股酸楚,感觉此时的我们仿佛是落魄之人,流浪之人,是无家可归者。
在一老者的指路下,我们沿着没有路灯的道路一路颠簸终于平安到达皇藏峪山脚下。一直觉得自己出门旅游的运气始终不错,这次也不例外。这里以前的正规酒店因平时游人稀少而关闭,这倒让本地村民受益,他们在开饭庄的同时也办住宿,我们去的时候家庭旅馆已全部满员,其中一家是把回娘家的女儿入住的房间让给我们,虽然简易不方便洗澡,但只要干净卫生也就可以,何况还有电视、网络和热水。最让我满意的是这山里的空气,充足氧气助我睡眠。
那一夜虽然又困又累,但两人都没睡好。真是好久没有听到鸡叫了,更没有听过“半夜鸡叫”。主人家后院养了很多鸡,都是白天供游人品尝的土鸡。不知是山里的鸡醒得早还是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兴奋不已,凌晨一点多就开始打鸣,伴随着它们有规律的打鸣,彻底打碎了我们的睡眠,天还没放亮的五点多钟我们被迫起床。真可谓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啊。
如此我们可能是第一个进入景区的旅游人。春天的山野,古树吐新绿,峰峦更绚丽。两人一前一后漫步穿行在幽静清爽的山林间,呼吸着畅快淋漓的新鲜空气,欣赏着正在盛开的野梨花、野桃花以及原生态的山石林木,既赏心悦目又令人陶醉。淹没在茂密森林中的端云寺与天门寺,巍峨挺立在这山水泉涧中,形成一种和谐美好的景象。最吸引我的当属皇藏洞,顺着仙人桥木质阶梯一步步向山上攀登寻找皇帝当年避难的藏身洞。悬崖峭壁中,一个并不起眼的洞口旁,“皇藏洞”三个字让我驻足。洞口很小,位置隐密且不易上去。虽然已气喘吁吁,但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借助人工琢出的石梯憋着一口气爬了上去。洞口虽小,但洞内足以容纳二三十人。我松了口气,环顾左右,感叹当年刘邦躲藏的不易。
话说当年刘邦兵败彭城,溃不成军,带手下10余人钻到深山。前有绝壁,后有追兵,忽然,峭壁上现出一洞,急带残兵攀入洞中。此时刘邦暗想此洞吾能寻得,项羽也非等闲之辈,不同样能找到吗?假如有一巨石挡住洞口会更安全。这时突然一块巨石从天而降,恰好挡住洞口,随即不知何处来了好多蜘蛛把洞口剩余部分结上了网。这时项羽率众兵来到此处,兵卒四下寻觅,找到此洞,禀于项羽道:“大王,该处有一洞,但蛛网未破,人不得入”。冥冥之中因山洞得众生灵的庇佑,刘邦躲过此劫。
到了刘邦称帝以后,为了纪念这段神奇的经历,便在此处建了一座寺庙,寺名就叫“瑞云寺”,香火至今旺盛不衰。刘邦藏身的山洞就叫作“皇藏洞”,此山峪也就改称“皇藏峪”。 从此,皇藏峪因皇藏洞而闻名,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时已至午,随着上山人的越来越多,我们已在此山流连近四小时。古云,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我们被迫选择晚上入住景区无意中却成为一件好事,因为在我们走出景区时,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游人及车辆已拥挤不堪,本想在农家饭庄吃只土鸡,可吃鸡人也已排成长队,只有放弃,此时只想迅速离开这里。我们的车在“焦头烂额”的交警指挥下终于“突破重围”,我们才得以如释重负般轻松上路,至此,一次无奈的选择成就了我们的幸运之旅。










刘邦当年藏身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