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在蒙古包倍受煎熬
海草/图文
说到内蒙古大草原就自然想起蒙古包。蒙古包是草原牧民流动生活的居所。以前牧民们放牧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成为他们的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牧民已经很少四处游走放牧了,在大草原上看见真正的蒙古包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旅游景区开发的、适合游人住宿的现代蒙古包。
所谓现代蒙古包其实就是一间独立的房屋,相当于城市旅馆的标准间,只是用砖头和水泥把它们盖成蒙古包的样子而已。一排排矗立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这样的标准间价格也不菲,住一夜600元,是普通蒙古包的十倍。
过了大半辈子还从没住过蒙古包呢,骨子里都在渴望着。我这人吧天生与人为善,且不喜欢斤斤计较。出门在外更是以宽容平淡之心处人待事。都说吃亏是福,这回也验证了这句话。旅途中的每一回的上下车,每一次的拿取住宿钥匙,我不会象有些人那样争先恐后,我等,耐心等到最后。如此旅游态度导游看在眼里喜欢在心里,这样的态度无形之中也是对导游工作的支持嘛。这些导游,不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和我儿子年龄差不多,他们自力更生,辛苦工作也非常不容易啊。我会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关爱他们,理解他们。他们也会用同样的热情对待我,总是一口一口“姐姐”的喊着,令人疼惜。
那天下午去取蒙古包钥匙时,导游悄悄递给我一把有别于其他人的“现代蒙古包”钥匙,并叮嘱说如果别人问起就说你自己另外加了钱,我一边点头一边说着谢谢,像小偷一样“溜”进了这间蒙古包。里边很干净,也很温馨,有电视有电水壶有卫生间还有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洗澡。那晚我没有洗澡,一是草原的夜晚气温很低担心受凉,二是草原的水很宝贵能节约就尽量节约吧。
导游只告诉我们不要脱衣服睡觉,说草原的夜晚气温下降厉害,却没告诉我们床的靠背有个暗箱,里面有厚被子。那一夜,让我终生难忘的不是草原蒙古包有多么浪漫,而是这辈子从没受过的罪。九月的天气这里的夜晚气温降至零度,我们身上只盖了一床空调被,我把随行带来所有厚衣服全部搭盖在身上,仍缩成一团难以安眠。侧身看邻床那位女伴儿,人家虽然也是缩成一团,可身上却只盖那一床薄被,睡得还挺香呢。最悲催的是半夜三更万籁俱寂时,我的肠胃由于受凉而开始“造反”,先是恶心,然后呕吐不止,来来回回折腾直到吐净胃里所有东东。现在想想,真不知道那一夜是怎么撑过来的。
如果有机会再去草原,我会随身带上电热毯或热水袋,让草原的夜晚和我一起温暖起来!
右侧是我和女伴儿住宿的蒙古包,左侧那一排是一个台湾旅游团包下来的。
干净温馨吧,窗帘打开映入眼帘的就是辽阔的大草原。
可以坐在椅子上喝茶聊天,也可以收看电视节目。那晚我在这继续收看了《夏妍的秋天》。
左边的床是我的哦,看到我放在床上的衣帽了吧。床头柜上有电热水壶。
真没想到蒙古包里也有卫生间并且可以洗澡呢,空间利用得很科学哦。
这是偶躺在在床上拿起相机拍下的蒙古包顶蓬,颜色鲜艳吧,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