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夕阳有个约会
海草/文
lg/图
在选择博客模板时总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自然风光”。选择旅游线路时“自然风景”当属我的首选。当我没有具备条件去中国乃至世界最美的名山大川观光时,驻足窗前或路边观赏日出日落、云卷去舒便是我最经济最便捷的享受时刻。
喜欢欣赏和感受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致,常常令我感动与感慨交织于心,陶醉其中。尤其那日落与日出,分不清哪个最美?一样的火红流光,一样的彩霞四溢。多少古今文人墨客挥洒思绪与笔墨用于喧泄情致、歌颂生活。同时也成为画家、摄影人借景咏叹的对象。
夕阳即“落日”。它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反映的是时光的流逝,往往给人一切归于黯然、凄婉、沉寂、无奈的悲凉感觉,面对美丽的夕阳,我也难免生出时光易逝、无能为力之感。
夕阳对于游子浪人来说,更是极易触发心底的思乡愁绪。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游子与夕阳相遇,面对的荒疏凄寒,在夕阳的映衬下更得到了突出强调,天涯游子的断肠之愁便愈发浓烈。
在唐诗中,夕阳所遇到的诗人真正能抱着欣赏的态度去描绘它的壮美,抒发自己激昂向上之志的人少之又少。李商隐说了半句流传千古的话:“夕阳无限好”,而下半句“只是近黄昏”,依然是充满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和颓唐的情绪,表达的也是悲怀。
只是王维、王之焕对夕阳描述和表达给人欣慰与向上之感。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长河远处缀着圆圆的落日,意境开阔雄浑,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溢于言表。王之焕的著名短章《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绘的落日辉煌灿烂,毫无伤感可言。全诗意境阔大、壮美,抒发的也是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情怀。
年轻的时候总是偏爱日出,为看日出,感受那份壮美,凌晨起身,黑夜出行,伴着海浪看日出,登上山顶看日出。当太阳冉冉升起时,带给我的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生活的希望和热情。随着人到中年,岁月磨砺,越来越喜欢那如血的夕阳和那万丈霞光。夕阳给予我宁静、安详、温柔、淡定。我爱日出,更爱夕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