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27
  • 关注人气:1,0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陉之战》学案

(2016-01-20 09:03:03)
标签:

史记

文言

韩信

背水一战

智慧

分类: 文言阅读与训练

7.井陉之战

主备人:赵秀梅  贺会会  审核人:赵宗生 刘向友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在具体事件和人物的细节中把握人物特点。

【预习案】(30分钟)

[助读资料]

1.背景简介:

《井陉之战》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井陉之战是韩信辉煌战例中的精粹。韩信以万余的劣势兵力,一举击破赵国二十万大军,使项羽分封的赵国灭亡。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熟读深思]

通读全文,不借助注释,直接口译,然后对照注释和译文,看自己翻译得是否正确,把翻译不对的划出来,并且在词句学习中体会人物塑造方法和精神品质,直接在课本上批注即可。完成后进行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在通读全文,逐句翻译对照译文圈划重要词句的基础上,合上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至国                                2、引兵迎信                    

3、诣荥阳以距楚                        4、新喋血阏与                         

5、樵苏后爨                            6、车不得方轨               

7、韩信使人间视                        8、必空壁逐我                                 

9、诸将效首虏                          10、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禽夏说阏与                          2、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3、亦已罢极                            4、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5、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6、背水陈                  

7、兵法右倍山陵                        8、诣荥阳以距楚            

9、东乡坐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引兵东                              2、欲东下井陉击赵                   

3、鼓行出井陉口                        4、师事之                 

5、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四)一词多义

  1 信之下魏破代                               2 欲东下井陉击赵                    

3 仁而下士                                   4 以身下之                     

5 我将下报赵宣孟及公孙杵臼              

  1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2 今如此避而不击                    

③赵军望见而大笑                              4 壁皆汉赤帜,而大惊                             

  1 以信为左丞相                               2 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           

3 诣荥阳以距楚                                4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五)重点句子翻译

1、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2、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3、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4、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5、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问题?写在下面。

 

【探究案】(15分钟)

[取长补短]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相互补充。

 

 

[各抒己见]

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成果,教师点拨,同学们做好记录。

 

【合作探究】

1.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

 

 

2.井陉之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当堂检测】

在《井陉之战》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关于学习的什么方法,将之写成自己的小论点,并用上课文中的韩信的事例,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训练案】(时间:30分钟   分数:34   

一、选择题(15分)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归视亲疾             疾病       B. 信乃益为疑兵       更加

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给予       D. 吾奇兵绝其后       断绝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夜半传发              B.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C. 其实不过数千             D. 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敢引兵遂下      是乃仁术也

B. 陷之死地而后生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C.毕贺,因问信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D. 汉之败却彭城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事之

A. 吾得兄事之   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C.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 今予之生地,(将士)皆走             B. 聚兵(于)井陉口             

C. 坚营勿与(汉军)战             D. 还报,(张耳)则大喜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二、完成文后问题(每题3分)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5分)

  译文: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5分)

译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