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教学方面的改进意见

(2007-01-28 09:52:18)
 
 
                         关于教学方面的改进意见
    1,要降低教学重心,给教学准确定位。
    针对高校不断扩招,高中教育逐渐普及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教学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节奏要慢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要求要严一点”。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
    教学定位:阅读教材,回归基础;适当做题,提高能力;熟悉要领,掌握规范;平衡心态,从容应考。
    2、解决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问题——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
    从总体上说,目前高中课堂教学效益不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风太甚,照本宣科、包办代替现象仍然严重,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实践得不到落实,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得不到应有提高;有的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难易度控制不好,影响学生循序渐进提高。基础年级教学漫地放羊,课堂目标达成度低,而有的则提前进行高考难题训练,拔苗助长,影响了学生知能“基座”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掌握规律循序提高。
    有些教师个人能力很强,但教出的学生不好,“以讲代学”是重要原因。为什么会“以讲代学”,关键是不相信学生。要解决“以讲代学”的问题,必须相信学生,你给学生一点信任,学生还你一片惊喜。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无为而治——以精心设计的无为,给学生提供有为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有为应体现在课前的精心准备,根据学情、对照目标、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作为。
    课堂教学都要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高中的课堂教学应当是讨论式、研究型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做“主持人”,更少的时候做“播音员”。
    (1)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三不准”,即:
    ①不准满堂灌,建立《讲课限时制度》,明确限定教师讲课时间,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②不准学生只听说,不读写,要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一定形式呈现学习的成果,如补充完善知识框架图,做一定数量有代表性、针对性的练习等等,决不迎合学生的良好自我感觉,要让那些眼高手低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
    ③不准脱离教材而只依据某本参考资料进行教学。
    (2)实现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要多讲易错点、易混点、联系点。坚决刹住“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风气,提倡“先学后讲,当堂练习”,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怎么做到“三讲三不讲”?针对目标,设计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这样你通过关注、倾听,就会知道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自己该讲什么。
    怎么做好“主持人”?首先,自主学习从相信你的学生开始。你给学生一份信任,学生回还你一份欣喜。其次,会出点子。教师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将目标演变为恰当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教材,回归教材。第三,让学生学会表达。教师必须善于倾听和鼓励,但不要为夸奖而夸奖。让学生适当做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调节反馈。
    老师们应树立这样的教师观:
    教师的高尚不存于讲台上用过多的时间表现自己的富有,而在于为学生腾出尽可能多的思考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是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存真理的人。
    通过你的教案要能看出学生在课堂上能干什么,而不是老师在干什么。
    什么是进度?学生的状态就是进度。
    什么是减负?学生积极主动了,老师学生找到了教于学的乐趣,这就是减负。考得好的学校都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有选择、有自由。
     3、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
    目前,高中教学在练习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练习太多、太滥。表现在对参考资料上的题不加甄别,要求学生整本地做复习资料,学生不堪重负。
    (2)习题难度过大。有些题目难在指向性不明确,老师都要先看答案,才明白命题者的意图,有些试题甚至根本不是考试内容或者明显有知识性问题,不仅不能激励学生,反而使学生丧失信心,产生焦虑和厌倦的情绪。
    (3)习题讲评不到位。重讲不重评,没有分析学生的错误是因为概念不清还是粗心大意,是表述不规范还是审题不清。
    (4)审题训练不到位。许多老师有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毛病,那就是喜欢念题,这害了不少学生,而自己还浑然不知。
    (5)表达训练不到位。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赶进度,只重解题思路,不重表述规范。对于学生“讲半句话”和“非学术化”表达,不敢理直气壮地批评,甚至予以迁就,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害学生”。不规范表达往往是估分远远高于得分的最主要原因。对许多学生来说,提高高考成绩的途径不是增加得分点,而是减少失分点。
    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实行《作业限时制度》,加强选题的针对性。老师没有做过的题,不准给学生做;不能要求学生整本的做某种参考书;通过教师做题,将“三种题”(错题、超纲题、重复题)淘汰出局,不仅为学生减负,而且为老师自己减负。
    (2)重分析和讲评,建构习题(试卷)讲评模式。不能以对答案代替讲评。也不能老师一讲到底,先让学生自主改错,再由老师针对学生普遍无法解决的问题讲解,最后由学生自主分析错因,写出考后反思。
    (3)重表述的规范。决不能迁就学生,要使规范答题成为学生的习惯,强调学生尽可能用书本上的词句答题,要让学生明白:不规范的表达可能“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4)重审题训练。老师坚决不念题,老师们专题研讨学生为什么不会审题,该如何引导学生审题,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训练。例如,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题意。逐字逐句读三编,不加字、不减字,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任务来阅读教材。
    实行《作业限时制度》《讲课限时制度》都是为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但不要让自主变为自流(根据目标布置学生可能完成的任务),老师们必须加强对自主学习的指导(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加强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测与监控(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要定期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这两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的质量,对于超时讲课的老师要跟踪听课,对超时布置作业的老师要查其作业的质量和批改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同时解决优生“营养不好”和学困生“消化不良”的问题。
     4、切实发挥考试的检测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考是需要的,但是考试成灾,学生疲于应付,根本没有反思和消化的时间,这样的考试效果适得其反。
    总的原则是:考前抓命题,考中抓考风,考后抓分析。自行组织的考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考试的次数。增强考试的计划性。
    (2)控制考试的难度。给学生以信心,也符合高考命题的特点。
    (3)控制考试的范围。讲、练、考一体化,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练什么,就在月考或小考中考什么,决不准出现“讲、练、考”三张皮的现象;
    (4)搞好考试成绩的发布。只公布学生进步的名次,保护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深入研究试卷(习题)讲评模式。
    (6)写出试卷分析,召开试卷分析总结会。各个层面的分析,直到分析到每个学生,每道题。每个学生的分析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老师点评,要让学生学会做试卷分析,这样老师就轻松了。这样的训练要从高一开始。
    (7)进行考试技巧的训练。在模拟考试中,指导学生学会放弃,但不轻言放弃。既不能死死地抱住一道真正的难题不放,也不能对一些貌似很难的题轻易放弃,要知道高考题一般都是“素材在教材外,落点在教材内”,一些题看似很难,其实,只要细心地把题目多读几遍,真正理解题意后,并不难。平时多做这样的训练,学生在高考中就能正确取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